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二、历史哲学各论1.关于历史意义的问题关于历史意义的问题,大概有两种倾向,第一探索历史的意义问题,同时也就是探索“在历史上作为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存在主义的倾向和以传统的基督教立场为中心地盘的“历史与人”的问题。第二,这种问题提出时常环绕着所谓西洋文明史论的探讨而来,也算是历史意义问题的具体表现。这样,历史思想的著作便不胜枚举。我先要提到的是关于贝尔杰也夫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我不知道目前究竟有多少人事实上真是把从工作得来的收入的绝对平等当作我们一定希望要实现的目标;就我来说,不论从权宜的观点还是从道义的观点来看,我都看不出这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赞成采取各种措施来减轻收入不平等。但我认为把累进税当做大家分摊共同负担的手段,和把累进税作为减轻不平等的手段来看待是有差别的。前者这样一种累进办法和达到这样目的,我觉得是良好的道义和常识。而累进若是专门为了减轻不平等,那我觉得这种论点就很难取信于人。虽然在收入问题上肯定还会继续发生很多激烈的论战,但我并不认为我们可能在普遍拉平收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些。我的看法认为不把它拉平倒是合适的。目前累进的程度太大了。现在的刺激不足以达到一个增加生产的合适比率。按照遗产数额累进征课继承税,可以成为促使财产分散的一个强烈刺激,遗嘱人把他的遗产分得愈小,所应负担的总税额便愈小。我认为这样一种安排是颇可取的。它是同维持财产私有制的民主政治精神完全符合的计划。但这个计划目前还不能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3.
2.关于历史知识问题诚如前面所举华尔西的“历史哲学导论”中曾指出一样,为探求历史知识的批判原理而作的历史哲学,即是普通所谓批判的历史哲学。其主要课题有四,即是(一)历史与诸科学知识;(二)历史的说明;(三)历史上的真理与事实;(四)历史上的客观性问题。这些课题间常有相互密切的关联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历史知识这—基本问题。在现代作为批判的历史哲学之—大主流的实证主义理论,便特别以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为中心而展开论述的。当然,第三和第四问题也是不可分离的。这里,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关系的日益密切,国际公法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两方面来讲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十分遗憾,由于我们以往对国际法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在“四人帮”横行期间,国际法甚至被污蔑为纯属资产阶级的反动法律,不  相似文献   
5.
人的纲领     
人道主义者的伦理思维就是从经验方面研究历史在每一时代和对每一代人所提出的较好和较坏两种可能性之间的重大社会抉择。为了在一个社会上尽量加强自发性和多样化,自由体制便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人性的人,以其创造性的活动而成为价值的创造者。人道主义正是珍视人的价值,他们就需要并且支持这样一个社会:它建筑在大家同意的准则上,而且修改这些准则也要有一个大家同意的准则。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要经济机器(以及政治和军事机器)实际掌握在少数所有主手中,就决不能使全体的人享受这种富裕,那种论点已经丧失它的力量了。假如由共产党国家和民主国家这两类先进的工业强国共同发起一个世界开发计划,那么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危险的鸿沟就能缩小,而且还可以使绝望无告的羣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参加开发世界上的财富,这就是我们时代的较好的可能性。人类的道德统一和责任,是知识上和技术上取得进步的结果。防止战争、控制人口和保存资源这三个问题比较接近于说明责任问题。人道主义者显然站在加强道义责任的前列;人道主义者为了要建立实现人性的条件,接受了人的责任,他们是对人的评价标准寄予高度期望的活动家。  相似文献   
6.
所謂历史哲学,不能不說是范围或界限模糊的一个哲学部门。究其主要理由,第一,自奥古斯丁以来的历史哲学思想,都是在面临着历史的危机的时候,为了追究历史的意义而从这对于历史的现实的批判所产生的思索的結晶。因此,作为这种危机意识所支配的批判思想的历史哲学思想,它的出現便无不含有文明(史)論、社会論的因素,并且在这类土壤上逐漸滋长着。第二,所謂历史哲学,有形式的历史哲学和实质的历史哲学;批判的历史哲学和思辨的历史哲学,如同一般地把它分为历史认识論和历史存在論或构造論一样,而其根本点上,則又不外是史识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題的爭执。因此,虽然同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