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上世纪30年代幽默文学兴起,这是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所引起的一系列骤变中的一个。作为幽默文学的倡导者,林语堂的幽默观和他的艺术观一样,都是这次骤变所产生的新质。林语堂以他的幽默、性灵和闲适著称于海内外,于是便引发了各界不同的声音。在解读林语堂时,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他的悠闲与幽默,其实他战斗性的一面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2.
论“被”字句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出现"被"字句学习难、不知在何种语境下使用"被"字句,在交际和作文中回避"被"字句的窘况.要改善这一情况,只有在进行语法和语义教学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被"字句语用功能和语篇功能的教学,创设各种语境,使留学生多交流,提高他们的汉语语感.  相似文献   
3.
历史给予他这样的机遇,造就了他辉煌的人生。正如一位著名的文化界领导对他的评价所言:“(他)参加革命工作60多年,既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战争磨砺,也为新中国的建设和繁荣浇注了滴滴心血与汗水,亲手参与摧毁旧中国、建设新中国,也只有我们这代人获此殊荣,这是我们的骄傲。”  相似文献   
4.
<我弥留之际>是威廉·福克纳在当时一部具有实验性的小说,小说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作者试图通过每个人物的独白表现各个人物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迥异的性格,并进而在总体上彰显他们对相同的事件所做出不同的反映.小说通篇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十几个人的心理活动就像拼图一样,拼出了一部小说.但是这幅拼图是不完整的,需要靠已有的图案去猜想出那些没有拼出来的画面.这些图案也是不美丽的,因为它们反映出的人物的心理状态是非健康的.在小说中,作家为我们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底层人民的身份危机与精神危机,揭露了当时人们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