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代绝句在传播情感信息时,具有速率审美刺激,其奥妙之一,就是在创作上运用了悖论审美思维.这种审美思维的运用.在构思上把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构成惯常诗境和悖反诗境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绝句的整体内容.这一构思方法的运用,给唐代绝句速率审美刺激以生成机制,建构了一种审美鉴赏的瞬间连续刺激模式.其审美机制的生成与审美模式的建构,得益于远错与巧合技法的运用.远错,是把互不相干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负载诗人的情感并予以传播;巧合,是巧妙运用关联点,把远远错开的两个诗境合拢,构成整体诗境,让读者在鉴赏中获得出奇制胜的美感.悖论审美思维的运用,源自唐代诗人"奇异感"的心理机制,它符合生活的真实和情感世界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大法家刘邦     
公元前二二一年,新兴地主阶级革命家秦始皇横扫六国,饼吞群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秦始皇坚定地实行法家路线,通过“焚书坑儒”等革命措施,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由于秦始皇对反动势力的镇压不彻底,到公元前二一○年,秦始皇一死,“奸宄内发”,钻进秦王朝内部的六国贵族代表赵高在沙丘发动反革命政变,六国余孽一起跳了出来,进行残酷的阶级报复,秦始皇的重臣大将以及郡县地方官,遭到大屠杀,儒家路线又占了统治地位,法家路线中断了。挣脱了奴隶制束缚的广大农民又沦为奴隶,“黔首振恐”,于是陈胜、吴广斩木揭竿而起,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爆发了。仅仅三个年头,秦二世和赵高复辟政权被摧毁了,秦王朝也灭亡了。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回乡的感受时说:“……虽于所见事状,时不惬意,然兴会最佳者,乃在将到未到时也。”(《鲁迅书信集》)旅人回乡,当他将要一脚踏上故土,为什么会出现“兴会最佳”的状态,而“兴会最佳”的时刻,又仅在“将到未到时”?从审美特征来说,因为这一特定的瞬间,包容着旅人远在异乡的种种经历,对故里的深情眷恋,最容易诱发旅人对回到故土的种种情思,激发各种复杂的心理联想。 由之,想到了短篇小说艺术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形成鲁迅杂文美感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充溢其间的气势,不能不是重要因素之一.气势,在我国古文论中称“气”.这个振奋思想、焕发光彩的字眼,自由哲学范畴转化为文学的审美范畴,古文章学家们都好以此论文.但在解释什么叫气时,人们又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提出自己的命题和概念,使其内涵歧义纷陈.写作活动整作者在同现实生活形成特定审美关系的情景下才加以展开的.文章,则是作者的才情、气质与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遇合的产物.这样,文气既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写作主体,也不能单一地归之于现实  相似文献   
5.
鲁迅杂文是精湛美妙的艺术珍品,其艺术美的奥秘何在?这在鲁迅一九三二年四月编讫《三闲集》所写的序言中有所揭示:“短短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 一 写杂文,为什么要“纵意而谈”,要回答这一问题,不妨先从其取材特点说起。 杂文,虽然以说理为能事,但与政论文不同。政论文多是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正面直接的论述,从对事物的分析批判中,表现作者的主要观点。杂文则是探幽烛微,“描写个别”。  相似文献   
6.
万里狂飊冲地起, 批林批孔战歌急, 我是三代贫农儿, 岂让林贼搞复辟! 可恨今日孔老二, 日夜梦想当皇帝。  相似文献   
7.
短篇长作,一直是短篇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人民文学》在一九八三年九月号专门发表了十几篇短小精悍之作,并在“编者话”中大声疾呼:“我们想特别提倡短小精炼的短篇。”在这里,我想就短篇小说构思的艺术特征,在理论上对横切的艺术作点探讨,也许不无有益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