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64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209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1733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探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相互依存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及制约这一关系的诸多因素 ,才能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双丰收 ,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比较 ,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进而介绍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 ,探讨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运转的支柱,教学管理的优劣影响着教学质量。该文介绍了外语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任务的布置落实、教学检查、教学文件的建设、学籍管理,以及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完善考试制度、制定成绩管理细则和考试结果奖励办法等。  相似文献   
4.
元代文论是古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较为薄弱的一环 ,却又是联系唐宋文论与明清文论的纽带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余阙是一位少数民族作家 ,但他的文论对整个元代的文论有着深厚的影响。他对前代文论有因有创 ,有承有传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元代文论发展的大概。既强调“质” ,又不忽视“文”的文质观 ,逐渐摆脱了“论文派”与“谈理派”的偏颇 ,倾向于二者的调和 ,而其“文弊当革”的进步文艺发展观 ,更是他的创新之处 ,这一理论的提出 ,对当时文坛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唐末至今 ,论者对晚唐诗大多持否定态度。反思这种带有明显历史惯性的批评现象 ,不难发现 ,不是晚唐诗缺乏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而是其出现的异于此前诗坛的人生哲学、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艺术思维和艺术风格 ,不仅使那些视文学为伦理、政治奴婢的封建文学观念批评者难以认同 ,也使那些对思想文化史发展缺乏认识和分析的批评者 ,难以理解出现在晚唐诗中的种种变化 ,因而导致千余年来的批评失误  相似文献   
6.
从中外水利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及产学研相结合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晓瑜 《南都学坛》2002,22(1):74-76
驹子、陈白露分别是川端康成、曹禺悲剧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她们都倾注了作家对悲剧人物的挚爱 ,呈现出美的韵味 ,但是由于两位作家在对待人生、社会的态度 ,在对待“悲”与“美”的关系上存在着认识上的根本差别 ,从而使其悲剧有着不同的内涵 ,即 :川端康成是“既悲且美 ,悲美同在” ,曹禺是“因悲而美 ,悲美相映”  相似文献   
8.
善是什么     
善恶观念的产生要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对什么是善的问题 ,西方伦理学家们依据自己不同的研究方法 ,各抒己见 ,这些观点有其合理性 ,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追问善的问题 ,离不开对善恶关系的探讨 ,善恶是相对的 ,同时也存在着客观的评价标准。考察善是什么 ,必须将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9.
当下,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在很多方面消解男权,甚至有超过男性的趋势。在文学上,女性主义文本很多,作家的女性主义意识也十分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几个文本并借鉴原型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女性反叛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散文应该是一种"有意思"的艺术,散文的"意思"就在于为凡人的生存探寻尺度,让凡人的生存具有意义和价值,让凡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值得一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散文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进行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