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20世纪文学史中,汪曾祺发现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及其审美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人和谐、欢悦的生存的图景,从而迥异于主流小说的风格.汪曾祺温暖而独特的小说,既是中国20世纪历史变迁的产物,也是他从个体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产物,是知识分子文化与民间文化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有所为,有所不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0年我国出生性别比越过正常值域至今,党和各级政府制订了种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取得的成效甚微。这一时期我国治理工作的特点有:重视禁止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但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比较缺乏;重视目标任务的提出,但落实目标的措施比较缺乏;部门性、专项性规章制度较多,综合性规章制度比较缺乏。今后一段时期内综合治理工作,可以按照避实就虚、避难就易的原则,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方面有所作为;而在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传统文化的改变等方面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3.
第三人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第三人概念不加区分地使用,让人难以分清是哪种意义上的第三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为纠正这一混乱现象,本文对第三人的概念从整体到局部作了详细的分类,呼吁学术界对第三人概念应加定语使用以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4.
"生源危机"中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正在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的日本高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生源危机".同时,也为其高等教育机构向社会开放、促进大众化和普及化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机遇.对此,日本政府因势利导,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举措.作者从考察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入手,对"生源危机"中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试做分析,进而较为全面地了解日本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由于农田灌溉面积的扩大、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定县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土地收益率较高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矛盾非常尖锐,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也非同步增长,30年代与20年代前后相比,粮食产量的增加快于人口总数的增长,与清末相比,粮食产量的提高慢于人口熟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文化乃是各民族维系生存和友展的真正底蕴,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斯诺是世界文化的优秀传播者,他善于独立思考判断是非,为深入了解中国社会,采访陕北奠定了思想基础。《红星照耀中国》出版,立即轰动了全世界,陆续被译成法、德、俄、意、西班牙、葡、日、蒙等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视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塑造品牌形象已成为当今电视业的主题。电视的品牌形象塑造具体体现在品牌栏目的塑造方面。对有形形象、无形形象及二者如何有机结合塑造电视品牌栏目形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然而西方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古希腊以其卓越的哲学家兼教育家、完善的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和成功的办学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弱化与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造成严重冲击,导致了国家主权的弱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国家机构在某些领域的作用强化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强调主权意识,既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又要有效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数据一致性是反映人口普查数据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文章以第三、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人口死亡因素,比较同一出生队列人口在不同普查年份的人口规模,以此对人口普查数据一致性进行检验。研究中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分时期进行分析,在"三普"至"六普"的28年间,九成以上出生队列人口存活率大于1,发生正偏离现象;二是对四次人口普查中的相邻两次普查依次进行比较,普查时处于0~90岁的91个出生队列人口偏离量逐渐增大,偏离率渐次上升;三是分性别来看,1982~2000年出生队列人口偏离程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相当数量的出生队列人口出现系统性正偏离,表明在人口普查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漏报、人口重报或死亡漏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