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162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2270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3D 版《泰坦尼克号》的华丽上映曾掀起影迷们对它的新一轮热捧。文章就同样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中国方言版《泰坦尼克号》为案例,结合功能目的论来探寻中国方言版字幕翻译的目的与性质,进而分析、总结英文影片字幕的中国方言版译制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的古老发祥地 ,它不仅在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其民歌也如离离原上草一样繁茂。流传在呼伦贝尔蒙古人口中的民歌珍藏了民族的心音 ,表现了他们的独特习俗。我们从呼伦贝尔民歌———这一劳动人民世代创造并传唱的“心曲”中可以看到它所体现出的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发展和变化。这些表现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呼伦贝尔民歌 ,以草原奔放、豪迈的性格 ,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幅幅画面  相似文献   
3.
当代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体现为“超媒体”和“互动电视网络系统”两种形式。传统符号学以语言为本体论基础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上是误导,符号的本质也被还原为符号现象。图像与文字,由于各自的不同“给予”,具有不同的认识论要求。认知的中介本质、符号的非中立性以及符号体系必须拥有的三大元功能不仅为区别图像与文字奠定了认识论基础,而且也为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更是理解虚拟现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中的否定词比较丰富,它们的用法也不完全相同。研究这些否定词的用法,不仅丰富汉语史的内容,而且也看到,秦汉时期汉语中某些否定词的用法,早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已形成,说明汉语的历史的确是悠久而又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 ,在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存在着认识上的障碍、法规的冲突和缺失以及操作上的诸多困难。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转轨时期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本身的制度性缺陷 ,也同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围绕党的十六大有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精神,参照反映国内小康建设与国际社会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出一套较为客观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不同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我国的国情,计算出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值,并以上海市郊区为例,衡量其现阶段全面小康建设的实现程度.并与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做定量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到形式、方法、手段、载体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高校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前沿阵地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密切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加以论述 ,提出了三个观点 ,即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要为中国先进文化导向领航 ,要牢固确定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9.
宪法修改可分为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主要方式.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除了形式上的差别外,二者还存在认识论、修改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就业态势分析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调整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本科专业的就业发展态势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趋势。高校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也只能与社会需求进行模糊的、大范围的对接。交通运输专业要实现这种对接,应当以综合交通运输理念为指导,强化在运输组织管理领域的传统优势,拓展运输经济、技术管理等专业内涵,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开放式的专业培养计划和网络化的课程体系,在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强调职业化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