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本文通过对最能体现农业重要性的例子、四大文明的诞生和英国的工业革命等人类文明史的阐述,用哲学的思维对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自沉颐和园之年,正是位居天津张园的逊清小朝廷政治斗争激烈之时,以溥仪深相赏识的王国维之死作为契机排斥异己,成为郑孝胥等人的政治谋略。罗振玉“逼债”王国维之说就是在郑孝胥的策划下,经史达、郭沫若、溥仪、周君适等人递相祖述并加诡异想象,而使这一谣言一时竟然成为“公论”。而王国维之女王东明则认为王国维之死与王潜明早逝有关,明确说明无关乎罗振玉之逼债。检王国维与罗振玉近三十年相知相交的经历,虽然在王国维1916年从日本回国后,两人通信多有对古物、书画的买卖之事,但王国维主要提供信息以供罗振玉参酌,罗买与王买分得清清楚楚。罗振玉确实对王国维一家经济多有支持,但其主要方式是为王国维提供以劳务、职业或职务而获取报酬的机会。罗振玉视王国维为天挺之才,深感若令其旁皇生计乃是自己的耻辱,所以用各种方式缓解王家的经济困难,其主要目的是让王国维勿劳分心专力学术,以精深之学术延续中国学术之辉煌,罗振玉的胸襟与格局之高由此可见一斑。罗、王经济关系的底蕴在学术,这是现代学术史上值得书写的一章。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带来了新机遇,而“数字鸿沟”又可能引发新的贫富差距。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认识和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及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域层面上,数字经济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当城镇化水平越过门槛值,数字经济水平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南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效应,北方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受数字经济水平影响较小,而南方较大。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教师离职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未来的核心力量,由于自身特点和诸多外界因素,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对学校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高校青年教师离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玉屏 《民族学刊》2010,1(1):24-30,162-163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民族问题"研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民族问题"研究工作者和民族工作战线的广大工作人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学术机构、学术队伍和学科建设的新发展以及社科基金项目大幅攀升等方面。这些成就为"十二五"期间"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社科基金侧重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事实上削弱了基本理论的研究,"体"与"用"出现失衡,从长远而言,不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理论研究的失误和缺失势必带来政策与工作的失误。实事求是地总结近60年来我们民族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评估我们当前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状况,改进我们下一步的民族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环境、家庭及个体的道德体验是道德态度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社会道德文化、道德教育、参照群体,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及其道德态度,对社会道德的观察学习及其达到的道德知觉水平、道德经验的情绪后果、需要的满足等因素会从不同角度影响个体道德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宋玉萍 《新疆社会科学》2013,(1):84-90,155,156
作为全球化问题之一的网络犯罪,打破了传统民族国家领土界限限制,其治理要求建立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治理框架。欧洲委员会2001年通过的《网络犯罪公约》,内容涵盖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并通过各种立法技术协调不同国家之间刑事法律政策、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冲突。在公约的起草和实施过程中,为促进公约在更广泛的范围被接受,重视多元主体的参与。通过十余年的发展,以《网络犯罪公约》为基础构建的打击网络犯罪的区域性合作框架正向全球治理机制发展。  相似文献   
8.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的漕粮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占领津京等地区,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出逃,导致漕粮海运中断,并转而将部分漕粮向山西、陕西运送.其次.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朝廷被迫与联军签定<辛丑条约>,偿付巨额赔款,清朝的财政体系完全崩溃.为筹措赔款,清廷不得不颁布"漕粮改折诏".虽然江浙后来又恢复本色100万石,但漕运制度已经遭到致命打击.再次,为节省费用,清廷开始采纳铁路剥漕的方式,结果成为继轮船之后,漕粮运输工具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简言之,义和团运动是晚清漕粮运输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10.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研究理论很多,但是较杂乱。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尽可能多地将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有代表性的评述。希望有利于研究者更系统地认识集群演化发展理论,也希望能为集群经济理论的演进深化提供一些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