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3篇
统计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学对《汉书》的影响是深重的。经学对《汉书》义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名定目,依托经典;二是创立志表,弘扬经学。探讨经学对《汉书》的影响有助于解决一些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松涛馆诗集》是已故著名文史专家姜书阁先生的遗著,收录了先生70余年间所作的诗、词、曲400余首。书中表现了姜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真理、热爱党和党的领袖的浓烈的情感,反映了一个旧式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学问家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中国绿色市场营销渠道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农副产品产消总量矛盾基本缓解的背景下,一些更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由于中国食品的质量水平和结构与国内外市场的消费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努力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生产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富营养的绿色食品的同时,有必要通过培育主体,建立和选择健全有序的从生产到加工、运输、储存、批发、零售等环节在内的绿色市场营销渠道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探索适合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模式 ,从而突破单一结构模式的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是本文的主旨。运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指出社会结构具有多重性、多层次性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具有独特性。发展中国家只有形成社会表层结构与社会深层结构良性互动的模式 ,才能保持结构张力 ,焕发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 ,经历了多次历史性飞跃和发展。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重新审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剔除了传统的对社会主义认识中的空想因素 ,纠正了某些空想式的结论 ,以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欧洲思想家主要对中国的专制主义制度及其刑罚、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中国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尽管认识对象相同 ,但其所持观点和得出的结论又使他们分成两派。批判派认为中国政府的形式必然是专制主义 ,把法律与道德混在一起是极大的错误 ;辩护派则坚持与任何其他政府相比中国更接近于理想模式 ,中国人正是依靠道德政治获得了成功。需要注意的是 ,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个性自由的缺失导致东方大帝国悲壮落伍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时代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社会化过程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新技术条件以及传统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在社会转型期影响政治社会化进程的背景因素主要有 :社会转型、政治文化的转变、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全球化和网络化。在政治社会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 ,保持各种媒介之间一致性与连续性 ,是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增强政治社会化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论高等教育市场的特殊规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和机制决定了高等教育具有市场性质,高等教育市场在内容和功能上具有特殊性:其生产过程体现为人的教育即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学校是市场运行的主体,但消费者学生也具有主体性,它是一种双向市场,即卖-卖市场;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追求原则,等等,高等教育市场由教育资源,教育产品,教育消费,教育生产构成。培育高等教育市场要采取刺激需求,加大投入,增加消费等措施,使高等教育市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践的课程范式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复杂科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非线性的、整体的、混沌的、非机械决定论的世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调整课程开发模式 ,注重课程设计的情境性 ;更新课程内容 ,建构新的课程体系 ;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化 ;转变评价目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飚  侯玉环  王彦 《统计研究》1989,6(4):58-60
制订划分农村居民贫富的标准是考查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不但直接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也是考察政府的一些重大改革政策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依据。对制定农村的发展计划、扶贫政策等措施,估价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现行划分方法的弊端 划分农民贫富标准的现行方法是一个阶段性的静态标准。1982年国家统计局把我国贫富农民的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收入100元提高到150元,1985年又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定为贫困线, 200-500元为温饱; 500-1000元为宽裕;1000元以上定为小康水平,这种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