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内容看,马尔库塞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是立足资本主义社会提出的一条基于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解决道路;而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则是一条介于保守党新自由主义和老工党民主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是立足于左翼政党重新执政目的而选择的一条道路。从实现手段看,马尔库塞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通过"主动挑衅"和"大拒绝"战略实现的,反对实行议会斗争;而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则主要是通过议会斗争,获得执政党地位来实现的。从社会基础看,马尔库塞注重社会的最低阶层,而吉登斯则注重中低阶层。相比较于马尔库塞的第三条道路而言,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更为成熟、完善,也更实用,最后终于实现了上台执政目标。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通过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否定了社会主义;同时,又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单向度"的批判,否定了资本主义。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他的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思想。即通过意识革命、本能革命,重新塑造以社会最低阶层为核心的革命主体,通过"主动挑衅"和"大拒绝"战略实现对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于艳秋 《职业》2017,(7):56-57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在初中阶段成绩较差,个别学生还有不良的习气.中职学校的女生具体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情绪情感化,涉及其自身的事情繁琐杂碎.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容易早恋,尤其是在男生较多的中职学校的女生,情感纠葛较多,缺乏礼仪教育,缺乏法律知识,安全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