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语言的人际功能视角解读科菲·安南《千年峰会演讲》。该演讲词大量使用具有高量值的责任情态表达方式和表示积极语言的情态动词,这些词语的使用表现了演讲人自身积极主观的责任情态。演讲中由于演讲人的角色不同,其在演讲时所选用的责任情态动词、使用的句式及语气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包红芳 《现代妇女》2014,(9):216-216
"任务驱动"是建构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从原型及原型批评的角度对《还乡》中主人公的原型进行解读,通过对《还乡》中人物原型的分析,旨在解析作者隐藏在原型背后、赋予人物在该部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从而使读者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荒原所赋予的悲剧性的环境氛围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受话人或者译者常常误解说话人的意图,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语义翻译中,受话人往往忽略话语与它所发生情景语境的相关性。为了能准确地把握说话人话语的真正含义,避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因忽视情景语境因素而导致的误解、误译、错译现象,受话人或译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该话语的情景语境,从而实现社交语用的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