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众参与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有关公众参与村镇规划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较少。在具体方法上多数研究移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手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大多处于经验性的尝试阶段,并没有总结出一套具有普遍可行性的参与式框架。通过总结回顾,指出当前村镇规划中公众参与发展现状与不足,构建村镇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三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后半期,随着中国传统藩属国的接连丧失,中国开始面临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威胁。在这一地缘政治危机下,清政府内部在华夷观、边防形态等边防理念上逐渐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的转变,成为中国近代边防建设的又一历史性开端。  相似文献   
3.
在中法战争前后的若干年里,清廷内部在面对中越沿边由“本是一家”到“他族逼处”的情势转换下,曾经先后提出过三种“区画”近边地区的方案.从最先的“经营北圻”,到随后的“分界保护”,再到最后的“力争瓯脱”.清廷在不同时期对三种方案在态度上的微妙差异,反映的不只是清廷上下对当时越南问题关注倾向的转移,更是对以往“守在四夷”与“保藩固圉”认知的再审视.但是其中态度的反复曲折又预示着此种认知的转换,在背后隐伏着各种难以取舍的纠结与艰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