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陕西省渭南县李十三村出了一个著名的地方戏曲作家。人们传说他写了历演不衰而又深受群众喜爱的碗碗腔“十大本”,他就是人们常说的“李十三”。其实这位著名戏曲作家并不叫李十三,他原名鹏,学名芳桂,字林一,号秋岩,生于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卒于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终年六十三岁。据说他幼习儒业,博通经史,从小酷爱民间艺术。他十九岁进学,三十岁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亚洲、太平洋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未来走向,愈来愈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面对如此的历史机遇和历史挑战,我国当然绝不能只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视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  相似文献   
3.
4.
企业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深化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它对各利益单位有着重大影响,这也决定了企业并购审计的高风险性和审计责任的重要性,如何认识企业并购交易中各个环节的审计风险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是审计人员和审计部门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在(U)B3LYP/6-31G*水平上对邻亚甲基苯醌与丙烯的Diels-Alder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能量梯度法对反应途径上各驻点的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对过渡态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对其可能的4个反应通道进行了研究,4个反应通道的活化能垒的顺序是XR相似文献   
6.
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秦腔艺术,誉满西北,流播中外,是世界戏剧史上古调独弹的一朵奇葩.它究竟形成于何时,至今在戏剧史研究中,仍无定论.本文以为秦腔艺术的萌芽、起源,到发展、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它形成期的多种审美特性看,从戏剧史家王国维、徐大椿、叶德辉等对元、明、清戏曲演出概况看,从明末清初的经济、政治、哲学、文艺等社会历史条件看,秦腔艺术的形成期,只可能是明末、清初,而不可能是其它历史时期.因为,萌芽、起源时期、发展时期,均未形成颇具特色的高度综合艺术,不能与形成期的诸种审美特性同日而语.此外,本文对“西秦腔二犯”曲调不像秦腔的说法,提出质疑并另作新解,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自从贾平凹的成名之作《满月儿》问世以来,他那清丽柔美的语言,简古高远的意向,淡泊诚挚的情怀,就以连篇累牍的小说、散文、诗歌,甚至书法、绘画的艺术方式,接触世人,陶冶性灵,从而引起人们对他的注目和热爱。读他的作品,人们仿佛走进了秦岭山区纵横盘旋、婉蜒曲折的沟岔、河谷一样,那里云雾缭绕,深绿遍野,溪流交错,顽石斑斓,色彩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山风是那么柔情,野花是那么清冽,一切都显得那么实在,那么丰富,充分表现了各自的生命活力,而作者诚挚淡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2HF分子的高激发振动光谱,计算了理论上可能存在的能级并进行了量子数标记,绘制了C2HF分子Σ带、Π带的能级图.  相似文献   
9.
艺术思维是艺术家掌握世界的特殊审美方式,也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在西方最早谈到艺术思维问题的文论家,一直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说:“想象不同于感觉和判断。想象里蕴蓄着感觉,而判断里又蕴蓄着想象。显然,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想方式”,他把艺术思维的特征归结为蕴蓄着感觉的想象。而后来对艺术思维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的又首推别林斯基。他在《艺术的概念》中曾指出:“艺术是对于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很显然,西方文论家在探讨艺术思维的本质特征时,大都着眼于感觉和想象,这虽在一定层面上捕捉到了艺术思维的审美方式的特殊性,但却忽视了艺术思维中出现的形象,既不是直观,也不是表象,而是按照艺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统领和支撑,是高校办学特色和水平的集中体现。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0年来,适应石油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制定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一流石油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决定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优化学科生态体系,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石油石化学科,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