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李益波 《南亚研究》2006,2(2):40-45
印度的那加人分离主义运动是亚洲持续时间最长、发展演变最复杂的分离主义运动之一,也被称为印度东北地区的“叛乱之母”。那加人问题的核心是少数族群与中央主体族群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根源。印度政府从促进民族和解、增强国家认同的理念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之策。分析这一案例有助于我们对印度民族政策和联邦制度运作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2.
如何以社会主义价值向来矫正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点。科学发展观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普世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对全世界而言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积极参与全球化中彰显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化提供成功范例,为应对世界性难题实现全球善治提供理论创新,推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向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2013年是美国政府实施北极战略力度最大的一年,这是白宫和五角大楼日益认识到其在北极事务上严重落后于其他北极国家而做出的补救措施。对于北极这个充满希望的"新边疆",奥巴马政府将推行"向北看"外交,在北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以争取东北、西北航道的自由航行权和北极事务的主导权。尽管美国步入战略收缩期,其北极新战略的落实还将面临诸多障碍,但美国这一新变化必将给北极地缘政治、经济乃至地区治理产生重大影响,这值得我们去分析和预判。  相似文献   
4.
小布什政府的东南亚政策主要关注于反恐、发展双边经贸和扩展民主。由于缺乏连贯、全面的战略安排和政策上的失误,美国在该地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出现"失衡",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影响力不升反降。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在确保其东南亚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巧实力"外交理念的指导下,全面介入该地区的各项事务。本文旨在分析这一调整的动因及其对该地区权力格局演变和地区安全秩序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代,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周边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思想,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周边外交"这一问题。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强调共商共建和谐周边,让地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周边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成为新时代周边外交的主要内涵。"争取良好周边环境"突出中国周边外交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共商共建"强调发挥地区各参与者的主体性和地区内生动力;"让地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突出中国周边外交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源泉;"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则重视制度与观念的创新与引领。这四个内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回答了"怎样办周边外交"的重大理论问题。为此,中国周边外交实践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战略运筹,强调底线思维和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善于抓主要矛盾,创新和完善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开创了周边外交的新局面,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东向"政策第二阶段实施过程中,积极参与地区安全事务成了其显著特征.印度全面进入亚太,必将引起该地区权力分配、利益分配的新变化.与此同时,印度的安全观念和战略意图却模糊不清.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印度仍会继续在"多极化亚洲"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大国平衡外交,其走向将直接影响亚太安全格局与中国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印度从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大幅度调整了对缅甸的外交政策,印缅关系由疏远走向积极合作。本文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对背后的动因展开分析,并对印缅关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地区的影响做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印度提出"向西看"政策以来,印度与海合会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在概括印度与海合会经贸关系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国经贸关系得以紧密发展的动因,进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双方在多个领域存在利益互补关系,经济合作前景巨大。但是,受该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生态影响,印度在该地区推行的经济外交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益波 《世界民族》2007,2(3):35-44
印度东北地区位于南亚和东南亚的连接点,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该地区包括阿萨姆、那加兰、梅加拉亚、特里普拉、米佐拉姆、曼尼普尔6个邦以及所谓的“阿鲁纳查尔邦”。①按印度官方统计数据,该地区总面积为255037平方公里,占印度总面积的8%;人口为3741万,占印度总人口的3%。②该地区也是印度部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大约有200个表列部族。③自印度独立以来,该地区的一些大部族为了从国家政治中心获得自治(成立单独的邦或独立建国)而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包括政治斗争、武装叛乱乃至恐怖主义活动等。这种分离主义运动与部族冲突、宗教矛盾交织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