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鉴于后WTO时代,中国银行业薄弱的国际竞争力可能引发的自由化负效应,本文特依据银行业产业和贸易性质选择变量、构建模型,以对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得出资本/劳动比率、技术、人力资本和银行业国外资产额是主要影响因素,并就中国提升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和"走出去"提出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2.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此过程中,宏观经济要实现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要实现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要实现尽快转变,发展服务经济是重要环节之一。服务经济发展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上海能否实现两个“率先”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须从增加值、就业、投资、贸易和消费等角度全面审视服务经济的发展态势,以便认清形势、面对差距、群策群力,加快服务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3.
查贵勇 《科学发展》2013,(11):82-88
2012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超60%,达到服务经济的国际标准。借助shift—share方法对2003-2012年上海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进行分解得出:“结构奖赏”和“结构负担”假说并存,且前者效应已高于后者,表明结构转换有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但力度有限;各行业内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才是上海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主体。上海调整第三产业结构的前提是各行业能按自身发展规律协调发展,即须在发展中实现结构转换,而非片面追求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查贵勇 《创新》2014,(2):35-41
国际投资理论普遍认为FDI流入对带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效应,但文章通过理论和中日实证分析得出:FDI流入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存在不同的产业效应,并认为产业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导向是重要原因,由此建议作为发展中东道国的中国应积极调整FDI政策,即引导和鼓励FDI流入服务业,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