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社会学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毕筱妍 《职业》2011,(15):17-18
促进就业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当代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更是关乎到国泰民安的大事。笔者认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全方位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2.
毕筱妍 《职业》2007,(3):73
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有些在平常偷懒耍滑,无意于学习的学生,考试时靠千方百计作弊,总能顺利过关,且成绩不低.这样的现实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如果只是一个人的事,可以不必去理他,但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却可以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有些在平常偷懒耍滑,无意于学习的学生,考试时靠千方百计作弊,总能顺利过关,且成绩不低。这样的现实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如果只是一个人的事,可以不必去理他,但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却可以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与不学,最后结果都一样,这对于是非观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来说,谁又肯再费心劳神地去学习呢?我因为是专业老师,教的总是二、三年级的学生,所以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个同学第一学期学习挺好的,在班上能排前几名,但再以后就越来越不爱学习了,成绩越来越差。这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便经常有意去接触这些学生,经过交谈,我得到的答案都是这样的:学不学都一样,所以我就懒得学了。或者:某某平常一点都不学,考试还照我的抄呢,结果成绩还比我高,所以我再也不想学了。听到这样的回答,做老师的当然只能正面引导。谈些诸如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他人,考试不是我们的目的,学到真本领才是我们的目的之类的大道理。但在那些不学习的人照样及格,照样毕业,照样分到好工作的现实面前,这些话又有多少说服力呢?而且,到了三年级,这种厌学的情绪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情况,而变为面上的情况了。这个问题一直困忧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