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 《中外书摘》2011,(12):21-22
本文原题《中国人的病》,首发于1935年6月10日《水星》。国际上流行一句对中国很不好的批评:“中国人极自私。”凡属中国人民一分子,皆分担了这句话的侮辱与损害。办外交,做生意,为这句话也增加了不少麻烦,吃了许多亏!否认这句话需要勇气。  相似文献   
2.
上流人     
清早上的世界,只是一些在世界上顶不算人的人所享受,这大约是一种神的支配。把上流人放在下  相似文献   
3.
看虹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个人二十四点钟内生命的一种形式第一节晚上十一点钟.半点钟前我从另外一个地方归来,在离家不多远处,经过一个老式牌楼,见月光清莹,十分感动,因此在牌楼下站了那么一忽儿.那里大白天是个热闹菜市,夜中显得空阔而静寂.空阔似乎扩张了我的感情,寂静却把压缩在一堆时间中那个无形无质的“感情”变成为一种有分量的东西.忽闻嗅到梅花清香,引我向“空虚”凝眸.慢慢的走向那个“空虚”,  相似文献   
4.
谈写作技巧     
姓名:杨华轶 性别:跟爸爸一样 年龄:度过了八个“六一”儿童节  相似文献   
5.
<正> 我是解放后才由北大国文系改入历史博物馆的,同时还在北大博物馆系教陶瓷.因为北大博物馆系那个供参考用的陈列室,部分瓷器和漆器,多是我捐赠的,同时还捐赠了些书籍.到馆不多久,即送我去西苑革大“政治学院”学习,约一年之久.临结业前,多重新分配工作,有的自愿填写.我因为经过内外变故太大,新社会要求又不明白,自己还能作什么也不明白,所以转问小组长,请转询上级,看作什么工作好,就派我去.因为既学习了将近一年,有大半年都是在饭后去厨房服务,和一个老炊事员关系搞得很熟.已对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6.
来的是谁?     
对于喜爱沈从文及其文学作品的人们来说,1949年后,沈从文放弃“抽象的抒情”(指写作),埋头于“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指文物研究),实在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件憾事。沈从文被夏志清先生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杰出的、想像力最丰富的作家”、“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诺奖评委马悦然先生认为,沈从文如能活至1988年的10月,定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去世,对于马悦然和无数抱有诺奖情结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最遗憾的事情”。据现当代文学史史料,一个基本可下的判断是:1949年以后的沈从文已经不再有比较重要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可这一判断在今天已经为最近“发掘”出来的沈从文与黄永玉之间的一封“信”打破。1971年6月8日,身在湖北咸宁乡下的沈从文寄给“河北磁县1584部队二中队一连二排五班黄永玉同志收”的牛皮纸做的小信封里塞的竟是一篇八千余字的小说,标题为《来的是谁?》。小说原稿后来为黄苗子先生完善地收藏30多年,于2006年8月找出并“原璧归赵”。2006年9月18日,黄永玉先生给凤凰同乡、好友刘一友先生去信(见《黄永玉先生给刘一友的信》)“布置一篇作业”,要这位这方面的里手,分析分析这位老人在解放后创作这篇小说的“机缘”,于是便有了刘一友先生对《来的是谁?》的解读———《孤寂中的思亲奏鸣》。经刘一友先生推荐,沈虎雏先生、黄永玉先生同意,《来的是谁?》这篇沈从文解放后最重要的创作,在本期学报和刘一友先生专谈黄永玉先生的一本书同时刊发和出版。《来的是谁?》是沈从文先生为自己打算写的一个有关外公一家(黄家)长篇传奇所作的“楔子”或曰“引子”,“情调哀凄,且富于幻想神话意味”(黄永玉先生语)。欲知这位“不相信命运,却相信时间”的老人、这匹“无从驯服的斑马”,在“那种地方、那个时候、那种条件”怎会“忽然正尔八经用绳头行草写起那么从容的小说来?”以及“这文章怎么会写得跟以前的文章不一样?”,请关注本栏目。  相似文献   
7.
老伴     
每天虽有若干船只到此停泊,小城中商业却清淡异常。沿大河一方面,一个稍稍像样的青石码头也没有。船只停靠都得在泥滩与泥堤下,落了小雨,上岸下船不知要滑倒多少人!我平日想到泸溪县时,回忆中就浸透了摇船人催撸歌声,且被印象中一点儿小雨,仿佛把心也弄湿了。  相似文献   
8.
这是沈先生一九四五年写的一篇文章,原载于《湖南建设》杂志。去年,我校教师彭秀枢同志根据彭施涤先生生前提供的线索,找到了这篇轶稿,觉得对于研究现代文学和沈先生的创作,有参考价值,因而转抄给沈先生审阅。对于轶稿的发现,沈先生很是高兴,并同意在我校学报上重新发表。现予以转载,供研究现代文学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国荣先生:五月十八日赐信,经过半月才转到,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是作协职员).我依稀记得你的家在道台衙门转角处,隔壁是丁家杂货铺.你大伯我记得是在湖南四十九标作伍长,辛亥革命吹了声集合哨子,后来升任第二团团长,同属湘西镇守使田应诏靖国联军第一军,驻防马蹄驿,纪律不怎么好,部队被第一团团长陈渠珍兼并后辞了职.北伐成功,定都南京时,他去南京找当时熟人,他算是“老革命”,所以被派去守中山陵,日子还过得去.只听人说害了眼病,  相似文献   
10.
……她动身去医院……她显得急躁,又有些留恋,东张张西望望,她也许在想是不是能再看到这里的一切.临出门时,见到信箱中的这封信,我拿给萧珊看了.萧珊患了不治之病,得不到适当的治疗,躺在床上捱日子,想念过去的岁月,怀念旧时的友人,最后入院前忽然得到北京沈从文寄给我的一封长信,她含着眼泪拿着信纸翻来复去地看,小声地自言自语:“还有人记得我们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