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5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伊斯兰研究涵盖甚广,其中尤以对伊斯兰世界的宗教、社会和政治进行的研究影响最大。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近年来活跃着不少犹太裔学者,其研究中带有很强的主张犹太人利益和以色列利益的色彩,都无条件支持以色列,认为以色列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民主国家,也是美国反恐战争的坚定盟友。这些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具有很大共通性:在学术见解上,  相似文献   
2.
黎巴嫩政治中的什叶派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巴嫩的民族构成较为单一 ,但宗教结构却非常复杂 ,宗教是黎巴嫩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自 2 0世纪 70年代始 ,伊斯兰教什叶派成为黎巴嫩国内诸派别中人数最多的派别。以阿迈勒运动和真主党为代表的什叶派力量不满足于长期以来的少数派地位 ,积极参与政治 ,加之它们同叙利亚、伊朗、以色列等邻国的复杂关系 ,什叶派成为影响黎巴嫩国内政治以及中东地区政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当今美国的伊斯兰研究界活跃着一些犹太裔学者,他们以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影响着美国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甚而影响到美国政府针对伊斯兰世界的政策制定.本文选择其中影响最大的几位学者,对其观点与主张加以简要介绍和分析,以求为理解当前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中日关系迎来了两国复交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日首脑互访频繁,互访次数位居大国之首,极大地推动了双方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合作,中日首脑在发展两国关系上发挥了显著的管道作用。可以说,这一阶段中日关系迅猛发展,首脑外交是双方关系得以实现的重要推进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伊斯兰教在保持信仰核心一致性的基础上,包容信仰者之间存在的对宗教的多样性理解,吸纳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信仰者文化传统的特点,从阿拉伯民族的信仰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宗教。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共存,既是伊斯兰教经典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们所认可的,也是上千年历史的事实。今天,穆斯林应承继这一传统,在维护信仰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为弘扬伊斯兰教的伟大精神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宇洁 《回族研究》2006,11(1):33-37
在世界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宗教信仰、民族归属、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巨大不相容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成为许多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尤其是对许多伊斯兰国家来说,如何处理这三者之间关系,并协调由此引发的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治、伊斯兰教法与国家法律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成为现代化道路上最大的难题。但是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社会的法律、政治、文化等等互相磨合、融通以至共存的过程中,这些难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因此,今天的中国穆斯林与所有中国人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步入现代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穆斯林所背负的要比其他穆斯林更轻。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伊斯兰研究中被称为阿萨辛派的,实际上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的一个分支--尼扎里派.该派的产生和活动与最早几次十字军东征在时间及地点上都有重合,因此在十字军的文献中留下了种种记载,其组织被称为"阿萨辛",其首领被称为"山中老人".尼扎里派为达政治目的而实行的暗杀行动,使阿萨辛演变为英语词汇中"暗杀"一词的来源.梳理有关阿萨辛派的历史和传说.有助于人们了解该派的真实面貌,并以此呈现伊斯兰教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相遇的一段早期历史.  相似文献   
8.
论伊斯兰教正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人类的智识生活开始之后,存在的一个恒久的主题,也是贯穿伊斯兰教始终的核心观念。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充满了关于正义的教诲,但是并没有像教科书一样,对正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没有用具体的律条规定本身不完美、易于犯错的普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正义。然而,《古兰经》为规范人与真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正义准则。各个时代的穆斯林学者以此为基础,从神学、政治、法律等各个方面阐发出不同的正义观,使得伊斯兰教的正义观丰富多彩而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伊斯兰思想中,自19世纪以来兴起的改革主义思潮并没有在日益严峻的现实政治环境中枯竭,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一些思想家秉承伊斯兰教历史上理性与启示并重的传统,以发展的眼光对伊斯兰信仰进行解读,着眼于对当下穆斯林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并试图提出兼顾传统与现代的解决方案。本文以两位当代穆斯林知识分子阿卜杜·卡里姆·索罗什和阿卜杜拉·艾哈迈德·纳伊姆的理论为切入点,从改革主义的视角分析其关于伊斯兰教法与现代国家关系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派的产生与不同人群在伊斯兰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不同权力主张有着密切关系,其本身也对政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教派主义的影响日益彰显.近年西亚北非的政治变局中,教派主义的概念更是被频频使用.本文通过对近年中东政治中教派主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宗教既非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也非治愈此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把教派差异视为目前中东政治变局产生的主因,不仅不利于冲突的解决,反而会使所谓“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千年之争”成为真正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