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二价镍配合物催化剂存在下,用3,6-二氯哒嗪与3-庚烷基-2,5-二溴噻吩格氏试剂共聚合成了哒嗪与烷基噻吩共聚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共聚物的收率为75%,而且溶解于DM F、DM SO、CHC l3等普通溶剂中。共聚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 is)中在405 nm处观察到最大吸收峰。用荧光光谱(PL)和热重分析(TGA)对所得聚合物的荧光特性和热稳定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星际航行学和宇宙研究主要探讨宇宙开发的必要性和原因,人类开展宇宙活动的目的和前途,宇宙航行学对科学、技术、生产、文化以及对整个社会进步的影响.宇宙开发的哲学问题是研究人类和宇宙的相互作用的最一般的规律性以及人和宇宙相互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社会信息学的两种观点:列宁格勒克鲁普斯卡娅国立文化学院的作者集体所发展的观点(下简称观点-Ⅰ)和本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作者阐发了社会信息学观点-Ⅰ(以社会信息过程的一般规律为对象的社会交流类总括性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原理和思想及其与科学信息学的关系。作者在分析“社会信息学”这一概念的新观点时指出,这个概念的内涵包括社会与信息学(首先是信息化过程人道化)相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社会形成的规律。文章还论述了社会信息学两种观点的基本区别并指出它们在理论方法论层次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的形式是很多的,也很广泛。这种相互关系产生了新的日益有效的群众性的“途径”和方法,如哲学(方法学)研究班。可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联系的这些新形式和新方法,其效果首先取决于它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所共同进行的哲学-方法学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说该研究领域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结合的主要的和根本的形式。这种结合使恩格斯的预料得以实现。恩格斯曾预料:各种学科的接合能够获得最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集体著作《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伦理问题》一书的第7章,原题为《宇航学,人道主义,伦理学》,作者是苏联?乌尔苏尔.摘译如下(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6.
苏联科学出版祉1980年出版了T.B.安德利阿诺娃著《组织社会科学情报的方法论问题(以英、美社会学为素材)》一书。本文是对这本书的评介,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科学知识整体化的各种过程明显地在加强。但必须指出,这些过程是在同其辩证的对立面,即知识领域继续细分化的过程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今天,作为科学与社会实践整体化不可分割的先决条件之一的科学自身整体化的过程,对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现阶段的共产主义建设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出版的哲学著作愈来愈注意从方法论上分析现代科学中出现的整体化现象,特别是一般科学认识的各种新形式和手段。关于一般科学知识的性质、特征、职能问题的许多方面,均在已发表的许多论著中得到阐述。本书的特点是用综合的方法来分析和领会一般科学知识的实质和职能。从某些特征来看,一般科学的知识形式是与哲学知识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两者是否相同?作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便着手研究哲学知识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适宜居住的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思想不是近代科学的“发明”;它从古代哲学起就在文化中传播。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它同现代科学的世界图景完全一致起来。可是,在这方面还不能说,存在地外文明的假说完全彻底地源于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把地外文明当作科学世界图景的假说性因素的根据首先是哲学的,是涉及哲学的“无科学构架”的,其次才同科学内容本身的因素相联系。无怪乎对银河系中适宜居住的行星数量的具体估计,根据研究者的“喜爱”可能是很不相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与农村、农民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土地是农业赖以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和生活的安全保障。因此,土地对于一个深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影响下,以小农经营为主要生产模式的国家来说,土地无疑更加彰显出了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但是我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浪潮将更多捆绑在土地剩余劳动力解放了出来,吸纳到城市化建设中,给广大靠天吃饭的农民开辟出了更多稳定增收的途径,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