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说婚纱照     
要结婚了,新人们会去拍一套婚纱照,这已成为当今婚礼的必然程序,但这种习惯难以促使我们去思索婚纱照的“好”与“坏”,这就像吃久了的一道菜懒得去考虑菜的“优”和“劣”。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婚纱照也不例外;不过,婚纱照的好坏之说,多与女性有关,这不但与女性对婚纱照的热衷有关,也与婚纱照本身给予女性的机会和限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200个样本的概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待婚姻的基本态度上.结婚依然是年轻人的主导态度,他们依然认可结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如:结婚依然是年轻人的首要选择;在青年人眼里,同居比婚姻缺乏安全感从而难以被接受;年轻人更少认同为多挣钱而夫妻分居;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的年轻人较少接受多元化的婚姻模式。不过,即使年轻人在当下还未能接受多元化的婚姻模式,但相比较而言,其婚恋观念者不断趋于开明。  相似文献   
3.
人是感情之动物。堵车 ,会令我们生气 ;站在哈哈镜前 ,我们会忍俊不禁 ;尴尬的处境 ,我们会羞愧难当 ;失去亲人 ,我们会悲痛欲绝 ;面对美景 ,我们又会赞叹不绝———这都是我们情感最直接的流露。感情对我们的行为有时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一时的捧腹大笑或许会带来工作的高效率 ;美景的赏心悦目会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心烦的司机开车上路 ,结果酿成交通事故 ;痛失亲人让我们加倍珍惜生命的价值。这些油然而生的感情会驱使我们行为的改变。那么同样 ,面对不幸的人 ,我们会黯然伤神 ,这是我们自觉的反应 ;对弱者的求助 ,我们会伸出温暖的手…  相似文献   
4.
社会认同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而现代生活中的各类庆典提供了考察其实在性的经验领域。庆典与社会认同有关,而集体记忆是连接两者的中间力量。庆典和集体记忆紧密相关:通过凸显文化符号、与历史的勾连能力以及对当前现实的诠释,庆典既可以复活旧的集体记忆,也可以制造新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又和社会认同紧密相关,通过制造共识和辐射话语力量,集体记忆能有力地推进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5.
从已有研究来看,婚姻礼仪的研究处于多学科的分析框架内:历史学视角重视脉络辨析;民俗学视角重视文化解读;人类学视角侧重意义追寻和理论探讨;社会学视角侧重社会变迁和宏观背景.目前的婚礼仪变迁研究在连贯性、系统性、研究重心分布、研究视域以及中西理论视角差异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树立问题意识、加强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双重分析是婚姻礼仪多学科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从常见的争议开始,列述围绕定性研究的其它诸种争议现象。探讨定性研究方法争议的本质,认为争议来源于定性研究方法的内在张力,它决定了定性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动力特征,由此定性研究方法的争议蕴含着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成才、性认知与性教育模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对青少年成才的讨论,本文从性的视角重新解读了青少年群体的特质及其社会化过程的特征,文章认为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独特的一类,处于被型塑的人生过渡阶段.青少年成才其实是对其社会化成功的一种期待,性对青少年及其社会化意义重大.因为青少年对性的认知能力,体现了其对一系列理性观念及更广泛社会规范的认知能力。就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性认知而言,既要能认识到性兼具个体性和社会性。同时要认识到性的不同层次内涵。青少年的性的理性认知,依赖既定的社会性教育模式,然而我国的性教育模式尚未成形,但就其建立和发展而言,应借鉴多种他国成功有效的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有关NGO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GO即“非政府组织” ,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和学术界谈论的热点话题 ,但是人们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并不相同。在关于NGO的概念定义、它与“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的关系、NGO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上 ,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围绕着NGO的概念定义 ,NGO的国内现状及面临问题 ,特别是其建设道路等几个问题 ,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提出了“转轨、脱钩与新建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并探讨了NGO的中国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影片《高考1977》讲述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播在一个农场的知青群体内引起的变化,影片给人印象深刻之处反映了恢复高考在知识青年中的骚动。然而,影片对1977年恢复高考事件的历史展现过于简单,除了让人直观感受到知青群体的情感宣泄外,如果要体会1977年恢复高考事件的深刻社会意义,影片就勉为其难了。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追求避免社会风险,还是追求绝对安全,都是不符合现实的虚幻想法,而真正的审慎态度则是对风险进行深度理解,去辨析多元文化价值观对风险接受度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将社会风险过滤为可接受的。从受众角度来理解风险的可塑性及受众的风险接受能力,就要辨别和区分影响风险接受度的文化价值观类型。针对社会风险,民众往往呈现出四种价值观类型:"等级主义"、"平等主义"、"个体主义"和"宿命论"。调和不同文化价值观的风险化解机制,可以分为"风险补偿机制"、"风险平衡机制"、"风险叙述机制"和"风险意义机制"。在现代社会,多种新旧风险交织频发,因此须有相应精准的风险化解机制,只有因风险具有可接受性才能最终将其化解,从而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