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社会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覃方明 《社会理论》2006,(1):170-201
中国人在近代早期翻译西方经典时,有意无意地将其中的术语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其中最有趣的例子之一就是将“言”译为“道”。例如中文本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的起首至今仍然是:“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第一卷中,简略地讨论了家庭与宗教象征体系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社会组织的最早形式是家庭,而政治组织的最早形式不过是家庭的扩展,在这种扩展中,扩展了的家庭的家长就是国王,并且最终人们谈到宙斯是众神和众人之父,或者谈到众神有一位国王,是出于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类比。这种类比虽然注意到了“那位因此从事物的最初成长与起源来考察事物的人,不论他考察的是国家还是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状况作出澄清。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实质上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方法论分裂状态的反映。本文借助科学哲学的理论成果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诸二元对立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上被认为构成了社会学方法论之根本对立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间的对立只在发现的程序层面上存在,而在验证的逻辑层面上消失。因此,两者间不存在本质的对立。而理解的方法与实证的方法则在验证的逻辑上分别对应于本质上不同的方式,它们之间的对立才是根本性的。最后,本文试图通过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来指出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方法论新探(下)———科学哲学与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覃方明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理解的方法与实证的方法之间的对立。就所谓“理解”的方法而言,按照社会学中主流观点的诠释,由韦伯(MaxWeber)所首倡的理解的方法乃是这样一种研究程序,即通过研究者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