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社会学   4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军事职业的社会保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军事职业的社会保障从内容到层次,从范围到目标日趋扩大和复杂化,其资金的筹措与来源也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我国军事职业的社会保障虽然也建立了一些法规和制度,但如何形成完善的体系,还有待于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定义问题从1838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社会学”一词至今已150多个年头了,但究竟什么是“社会学”?并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定义。至于什么是“军事社会学”?更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如果把美国查尔  相似文献   
3.
论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军事职业社会保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者认为,随着现代军事的发展,那种“军队办社会”的模式不可能再延续下去,许多工作必须由社会来承担。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军事职业社会保障的程度,作为衡量军事力量是否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文章对一些国家的军事职业社会保障作了介绍和分析。对建立多层次结构的军事职业社会保障机制作者提出了构想,主张坚持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方针,形成综合性的社会保障网络;拓宽退役军人的安置渠道;增设军事职业社会保障项目;并制订一部《军事职业社会保障法》,从而使军事职业的社会保障走上法制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许祥文  郭厚存 《社会》2003,(12):48-50
军人社会化是指军事组织中的新成员通过适应新的军旅生活,掌握军事技能,学习军事文化,接受军人“角色规范”的规训,体会军人的“角色期待”并使之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模式,从而顺利地实现军人的“角色取得”及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军人社会化与军人职业意识的培养密切相关,因为军人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军人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军事组织的需要,完成一个社会青年到称职军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许祥文 《中文信息》2013,(10):86-86
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因为小学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迭意的工具学科。本文介绍了如何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军事社区的形成、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以及与民间社区的协调发展。文章认为和平时期加强军事社区建设是我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稳定军心、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保证。文章认为,军事社区建设不仅是科学、技术、艺术的综合,也是军事、经济、文化的反映,它的规划与管理涉及到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还指出,目前我国的军事社区与民间社区在许多方面已经融为一体,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一种优势互补的效应。军事社区研究在我国仅是开端,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促进在市场经济中军队与地方的关系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中,战争总是不断发生,但对于战争的考察和分析是因人而异的。美国戴维·佐克博土和罗宾·海厄姆博士在他们合著的《简明战争史》中这样写道:“历史学家的错误在于忽略了对战争的研究。职业军人的错误,在于仅仅论述范围狭窄的战术问题,供其他专业人员借鉴和学习。把战争研究和社会研究分开是一个错误,这种错误在许多  相似文献   
8.
理想,历来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人的理想一旦产生并进入实践之中,就使人的活动"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因此,理想决定着人们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向.当前,从哲学的角度对理想进行探讨和分析,对于目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进行理想教育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是历史性的社会,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军队作为社会的一个分系统,也必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与其相适应的重大变化。我军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历史。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我们必须对社会变迁中军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和平时期军队与地方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军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军队与地方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非对抗性矛盾,论证了军地协调在社会运行中的整合功能:一是军地协调能够保证社会系统的有序运行;二是军地协调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社会震荡”;三是军地协调必然产生“非加合性”政治优势;四是军地协调有利于促进双方组织结构的稳定。本文还提出了解决军地之间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