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中国天然碱资源丰富,悠远的历史留下了古人用碱和制碱的足迹,近代中国天然碱产业的一度发达绝非一日之功。然而,在跨国碱业巨头卜内门公司强大的市场攻势下,天然碱业溃不成军,本土制碱出现了令人心惊的技术断层。一战形成的机遇期意味着中国探索碱业新技术的起点,这一时期天然碱改制、食盐电解、芒硝制碱和路布兰法等各种技术并行驰骋,中国碱业茁壮成长起来。一战结束,卜内门回归中国市场。在卜内门显而易见的冲击下,天然碱业重新步入萧条,路布兰法饮恨出局,一战的结束成了中国替代产业从契机向危机转变的切分符。在恐惧和梦想的交织下,拯救的希望最终落在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的突破上。  相似文献   
2.
1860年天津被辟为中国北方的最大通商口岸后,到1936年,天津口岸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天津口岸贸易的发展,对作为其直接腹地的华北地区的种植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华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棉花、烟草、花生等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和粮食作物生产的商业化程度提高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与当时西方国家的情况相仿,土地归私人所有。关于公众所有权在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能带来城市的迅速发展,从而使居民得到许多好处,恐怕没有人怀疑。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味追逐利润的结果也造成了某些社会成本“溢出”的消极后果,如烟尘、噪音、拥挤、混杂等现象对城市社区环境的破坏。 自由的市场经济并不能妥善地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城市土地经济运行的特点及其所需的客观条件,与政府的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政府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永利成功实现了中国苏尔维法制碱零的突破,中国基本化学工业的独立之路由此开始.永利艰难的制碱之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国外技术专家解决了制碱行业中的规模化生产难题,陈调甫、侯德榜等技术骨干只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在第二个阶段中,范旭东企业集团独立承担了制碱本土化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集团内部研究和开发分立的独特体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现代化的实质,是由小生产城市向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城市的过渡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人口与非农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中。集中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能源、交通、邮电、住宅、供电供水、排污等,从城市经济学角度看,这些属于城市基础设施范畴。讲到天津城市近代化,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一切正是从租界开始的。租界与天津城市近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租界的形成,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对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需要,一方面在客观上对天津由小生产的城市向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城市过渡起到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地质勘探的过程中,借助一些特殊的化学理论及方法,能够对地质中蕴含的元素进行科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使得相关部门在勘测资源分布的过程中工作更具有效性与科学性。这无论是对勘探矿产资源还是对开采矿产资源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创作的角度探讨了电视人物短纪录片的审美取向的三个方面:人的主题,个体化的形象和情感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过程中,协同机制不完善是阻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探索新型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京津冀区域有效协同乃当务之急.笔者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国内外区域协同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相适应的协同发展模式,提出了符合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和未来需要的网络化协同发展模式.京津冀网络化协同发展模式是超越区域、 部门边界的扁平化组织交流模式,是在顶层设计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低交易成本的内生性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民族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30年代初,大危机对中国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九一八事变加剧了中国市场的衰退,中小企业境况堪忧.在范旭东的推动下,永久黄集团加大了对外技术扩散的力度,为提高国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从永利、黄海社到中国工业服务社,范氏集团服务社会的道路始终如一.范旭东等用其自身行动诠释实业救国的理念,中小企业的点滴进步成了他们最大的收获.虽然一些构想没有机会得以实施,但是他们对技术扩散的支持和推崇促使近代国内中小企业在劫难中坚强成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