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是主观化了的认识对象。正义问题是对人、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真、善、美的追问。人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站在主体的立场上,运用主体性的尺度认识、评价、取舍、变革自己的社会关系,提出了正义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峰  倪勇 《经营与管理》2001,(10):10-11
独立董事制度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自美国首次明确提出“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愈来愈多的研究报告揭示了董事会职能减弱的客观事实。这是因为董事虽然由股东选举,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如CEO)和内部董事能对董事提名产生影响,这就使得以高层管理人员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可以长时期地占有公司董事会的控制权,从而使董事会在确定公司目标及战略政策等方面无所作为,丧失了监督经营者的职能。董事会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被内部人所控制,因此,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独立董事独…  相似文献   
3.
纵观思想史 ,正义观念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正义观念源于原始意识。原始正义观与原始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相适应 ,因而具有不同于后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介入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运用得也越来越普遍。公开课、示范课没有了多媒体似乎就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就正义问题作专门的、系统性的阐述,但这并不意味着正义问题处于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之外.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不仅科学、系统,而且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当代世界日新月异,与此相关,各种各样的正义理论层出不穷.具有竞争性的理论、社会的深刻变化,成为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一个巨大的问号横亘在我们面前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6.
一、保温措施1、采用多功能膜保大棚起到保温作用。若用旧薄膜对大棚温。目前大棚生产中使用的多为聚乙烯膜。内的四周蔬菜进行覆盖,效果也很好。这种膜可见光率能达到85%以上,红外线二、增温措施1、增施有机肥料增的透光率也较高。但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在气温急剧下降前几天,或在寒冷温快,保温能力差。若采用新型农用多功的天气稳定后,增施人粪尿、畜禽粪便、能膜,则有较强的透光与保温性能,且强草木灰、土杂肥等,可通过微生物分解有度大,耐老化。因为这种膜为三种不同的机质的作用,提高地温2℃~3℃,具有一薄膜复合而成,内层为无滴保温…  相似文献   
7.
论正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一个大观念,正义问题是多种学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哲学层面上考察正义问题,将其理解为对人生存方式及社会结合形式是非、善恶、美丑的追问。作为一种认识形式,正义问题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和社会。个人与社会相互认识、评价、审美形成了所谓的个人正义问题与社会正义问题。个人正义问题与社会正义问题的对立统一体现了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社会制约人,人又改造社会  相似文献   
8.
民间剪纸是中国平民百姓的市俗中手工的艺术,从形式上看,仅是将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 年、婚葬、寿筵在剪纸上的反映,但其中却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敦厚的文化底蕴、审美情操,值得 当代人去关注、研究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关于哲学思维的哲学思考,哲学流派之间是否是有共性,哲学思维如何成为可能以及哲学评价与对话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不同哲学流派是否具有共性? 什么是哲学?这是一个简单明了又十分重大的问题,因为它与哲学的本质相关涉。哲学家们如何看待哲学,也就如何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任何哲学都是对特定哲学观的阐释。对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使命的不同看法规定着哲学的范围及其发展方向。所以,哲学观是哲学本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正义本质论     
如何界说正义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自然正义说认为,正义是自然、人性所具有的一种客观属性;正义原则是客观正义的表现,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普遍地适用于任何社会。约定正义说认为,正义原则是人们为避免相互伤害、保障利益而作出的约定。正义是人基于需要、利益的一种理性选择。同一切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幻想相反,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考察正义问题,认为正义是社会实践真、善、美的集中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