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脆弱性特点及其原因.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脆弱性历史和现实的证据分别以饥荒和高粮价大致的粮食危机的形式表现.通过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脆弱性在过去和现在普遍存在,而且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自然灾害、战乱冲突、国际局势动荡等原因造成粮食供给量的下降,而经济危机、粮价波动等原因又导致人们的粮食获取能力下降,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不安全及其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公茂刚  李汉瑾 《学术交流》2022,(3):92-104+192
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初步形成了以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为主的综合收入型补贴,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的专项生产型补贴,以及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主的价格保护补贴等多种补贴形式。宏观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农业补贴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微观数据检验结果也表明,农业补贴促进了农户农业产值的增加。宏微观数据检验结果充分表明,农业补贴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农业补贴依然存在实施成本较高、信息不对称、补贴方式不合理、补贴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国家应从各地农业发展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补贴方式及标准,健全农业补贴机制,完善补贴发放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激活农业内生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
粮食获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获取能力比较低,发展变化趋势也较为不利。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生产能力较低,原因在于贫困地区耕地资源稀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性资产数量少、质量低,农业生产投入少,财政、信贷支农不足,科技投入低,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贫困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差影响了粮食流通,不利于粮食获取,而贫困地区家庭规模大以及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的社会关系、性别歧视严重等也导致了其粮食获取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粮食不安全的长期性特点及其原因。并得出结论认为粮食不安全长期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是其共性;贫困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粮食不安全长期性的根本原因,它主要通过影响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来影响粮食安全;长期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不利的地理生态环境和战乱冲突也是长期粮食不安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H类模型的国际粮价波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价的波动最终会给一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了解国际粮价的波动特征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粮价,避免粮价波动的国际传导对国内粮食市场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建立ARCH类模型,分析各类粮食国际价格的波动规律。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国际粮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集族性;外部冲击对国际粮价波动具有持久性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不存在高风险高粮价的特征;国际粮价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而且粮价上涨的信息引发的粮价波动要大于粮价下降的信息引发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7.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认为,人们的收入水平、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分配状况、流通状况与其微观粮食安全程度正相关,而粮食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与微观粮食安全程度负相关,而且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对其微观粮食安全状况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基于混合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安全的因素。并认为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状况与其收入水平、粮食生产能力以及粮食流通状况正相关;而与粮食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负相关。而且模型的回归也基本上反映了各变量对微观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其中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微观粮食安全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观粮食安全作为粮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微观粮食安全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家庭与个人层面上的粮食安全。本文对微观粮食安全的内涵、衡量标准、影响因素以及微观粮食安全与贫困的关系作了详细论述,并由此得出了简要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粮食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主要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促进政策提高粮食的自行生产能力以及调剂余缺的能力。在粮食获取方面,主要通过提高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来提高其获取粮食能力,并加强安全网的建设应对临时冲击。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供给和获取能力的政策与减贫的政策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缓解和消除贫困是确保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是改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