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翻译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是翻译伦理讨论的重点。归化与异化之间不应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关系,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与道德/不道德的翻译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在不同的翻译背景下,二者的伦理性质可能会相互转化。只有在这两种翻译策略相结合时才能产生真正道德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主成分抽取数量的确定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同时联立与原始样本数据吻合良好和与再抽样数据吻合良好两个约束条件来求解主成分数量,并在SPSS环境下实现了该方法.实例研究表明相比特征值大于1、Scree碎石、Velicer偏相关检验等准则,该方法所得结果更准确更泛化,可应用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图像特征提取等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主成分抽取数量的确定是主成分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确定方法:首先基于原样本数据采用偏相关系数准则来确定主成分抽取的数量;然后基于再抽样样本数据来验证主成分数量模型的稳定性,并在SPSS环境下实现了该方法。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相比特征值大于1、Cattle Scree等准则,结果更客观、准确和稳定,可广泛应用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林季仲小考     
林季仲小考尹波关键词:林季仲,生卒年,世系佚文考证林季仲,字懿成,号芦山老人,浙江平阳人,有《竹轩杂著》六卷(四库全书本及永嘉丛书本)。《宋史》无传,清陆心源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两浙名贤录》等为之列传(见《宋史翼》卷十),但无生年、卒年、世系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酒店基层员工视角,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到该酒店文化认同的总体状况;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相应的分布状况,并分离出创新型、支持型和离职型3种子文化群体.在主成分数量确定的判别准则上综合应用Velicer判别准则和Horn平行判别准则,提高了主成分维度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性;通过求解Pseudo-F最大值来确定最优聚类数量,相比观察Dendrogram图,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6.
尹波 《云梦学刊》2010,31(6):122-125
《多佛海滩》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佳作。《多佛女郎——对人生的批判》是对《多佛海滩》的扭曲模仿,诗人用反讽的手法,嘲弄的语调,解构了原诗,消解了生活中的信仰和爱情,是一首杰出的讽刺诗。  相似文献   
7.
节能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建筑节能市场中,存在着两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是节能建材及产品市场上,节能材料、部品及产品的生产商对称现象;二是节能建筑市场上,房地产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严重影响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秩序,造成节能建筑"市场失灵".本文从节能建筑市场角度,分析了房地产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结合国外经验和启示,提出建筑能效标识是政府解决节能建筑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并阐述政府建立建筑能效标识监管制度的主要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宋刊闽浙二本《朱熹文集》关系考论郭齐尹波大约在宋宁宗末、理宗初,朱熹文集最后定型为一百卷。百卷本《文集》问世以后,经过宋末几十年的翻刻订补,形成了闽、浙两个版本系统,历代版本目录学家分别称之为“闽本”、“浙本”。闽、浙二本今天皆有残本流传下来。关于它...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抽取数量的确定是主成分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的确定方法,首先采用加速系数和最优协调两个数量指标来确定主成分抽取的数量;然后基于Bootstrap再抽样数据采用Horn平行检验来验证主成分数量模型的稳定性.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特征值大于1、解释的总方差比例和Scree图形等方法,结果更客观、准确和稳定,可广泛应用于主成分分析等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势在必行。学生在口语考试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语音、语调不准确、缺乏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和必要的知识积累及交流技巧等,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尽快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