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征。具体到存在形态上,博客文学具有活性流动、超媒体组合、整体连贯等诸多特性,然而,由于博客文学的版权和稿费制度尚未形成,博客文学开始走向纸质出版,博客书的出现标志着两者由疏离走向统一。  相似文献   
2.
如何阐释中国文学?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用来阐释文学的理论大都是西方外来理论,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学阐释学.杨义在<感悟通论>中提出建立一种"感悟学"的文学阐释学思路,他认为,感悟是中国智慧和思维能力的传统优势所在,我们应该在中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思维通融的宏阔视野中,充分激活感悟思维这一民族智慧优势,立足具体的文学文本,通过涵咏浸渍与生命体验来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阐释."悟性细读"是这种文学阐释学的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信文学具有内化于文学文本、贯穿于文学活动中的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价值,正逐渐形成与传统文学相互扶持、与微博文学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其价值主要表现在:用“微”视角反映原本琐碎细杂、平淡无奇的生活,让微民生活融入时代主题;表现出当前时代的文化生态,为现存社会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提供舆论力量和文化指引;应和当代人通过情感宣泄释放精神压力、实现自我宽慰的需要,便于对人们生活情感经历的多节点观察和潜意识心理的多向性挖掘;继续让文学写作回归民间大众,维护和关切人的尊严、价值、幸福,是人道主义当下立场与人生探索超越思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文风 《伴侣(A版)》2010,(6):58-58
正读者来信:我是一位1988年出生的男生,现在在新加坡留学,是四川人,交了一位福建籍女朋友,已经在一起3年了,我们马上都要面临毕业找工作的问题。她是福建闽南人(家在一个小镇),她们当地的特征是:1.看不起四川人。我家虽然也是有车有房的成都人,但因为很多四川  相似文献   
5.
短信文学是真正的人的文学,具有鲜明的人本意义.短信书写和阅读能宣泄过度积压的情感,抚慰彼此寂寥的心灵;在欲望长期压抑不得排解的情况下,用短信的形式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获得一种替代性的补偿.由于短信写手大都生活在社会底层,而且又多为背井离乡、追逐梦想的年轻人,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短信文学还很好地接过了传统文学的衣钵,把对“心灵家园”的向往,渲染成一个很重要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在V aR 风险度量之下, 收益具有厚尾性质的资产的投资组合问题. 证明了基于 尾部分布二阶展开的最优投资组合收敛于基于尾部分布一阶展开的最优投资组合. 因此, 对于 V aR 风险度量之下的最优投资组合问题, 如果要求的风险承受水平充分低, 则只需要利用尾 部分布的一阶展开代替厚尾部分布进行近似计算, 就可以达到满意的精度, 从而不需要进行复 杂的高阶运算.  相似文献   
7.
金庸作品中有大量的隐士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1)历经曲折离奇最后悄然离去;(2)由隐居生活到入世然后再出世;(3)"半隐".金庸主要是通过类型化的背景人物烘托、对人物孤独心境的开掘和表现等手法来塑造众多的隐士形象的.如此反复地经营此类形象,这和作者的人生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金庸是孤独的,而孤独是一种心理失衡.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金庸把内心的孤独成功地转向了利己(道家的全身保身),使之平衡.  相似文献   
8.
《快活的蝙蝠》是刘斯奋新近出版的一本散文集 ,这是广州出版社为几位茅盾文学奖获主出的一套散文精品丛书中的一本。在这本集子里 ,斯奋或谈小说创作体会 ,或论诗歌研究心得 ,有关于文学的批评 ,有对绘画的洞见 ,还有武侠小说和章回诗话选载 ,真可谓“五花八门” ,无所不谈 ,也无所不会。从遣词造句 ,行文布局 ,以及思想意蕴等多方面来考察 ,都不愧是散文中的“精品”。斯奋的散文是一种真正的学者散文。理由无它 ,就因为斯奋于诗、于文、于书画 ,样样精通。于诗 ,斯奋早年就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歌研究者 ,注疏撰写过《黄节诗选》、《苏曼殊…  相似文献   
9.
<正> 文化诗学批评是近几年来在西方新历史主义影响下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有的批评家称之为“第三种批评”。什么是“文化诗学批评”?目前国内对它的认识并不一致。王岳川就把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特征概括为三点:跨学科研究性、文化的政治学属性、历史意识形态性。童庆炳也认为,文化诗学是一种外部研究,是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一直认为,中国现代史颇有些类似于魏晋史,虽时局动荡,战乱频仍,但在战争的后方或废墟上却产生了一批名人雅士,他们以饱满的精神风骨和超然于世的人生态度,从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当时的文化底色和学术品位,使得现代学术史不致于完全重合于政治史或战争史,而是具有了某种独特的生命蕴藉和人生趣味。虽然,这群文化人的种种处世态度和理论主张,与当时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有些隔膜,颇为不合时宜,但当历史的风云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