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强化对干部选任首次提名的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部选拔任用首次提名,是指组织或个人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和工作需要首次提出干部任用调配意向。它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初始环节,是从源头上保证选人公、用人准和识人明的前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首次提名权限界定不明、程序不规范,导致对首次提名监督乏力,甚至使首次提名成为用人不正之风的“滋生地”。因此,加强对首次提名的监督,是组织部门亟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首次提名程序不规范,导致首次提名在实践运用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不按用人标准随意提。提名者不严格遵循《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资格、条件,用感…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理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取向。社会治理具有基础性和微观性,是地方政府职能的本质内容,所以社会治理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在逻辑关系上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社会治理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使命。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设计需要从多重维度和多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依法治理,筑牢社会秩序的制度底线;合作治理,构建开放的社会治理新体系;综合治理,形成公民社会全员治理的局面;动态治理,推动社会治理的科学化进程。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社会职能转变的方向、内容和途径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分层级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分类别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分权制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分阶段的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4.
5.
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构成。其中,组织体系是主体,制度体系是依据,运行体系是路径,评价体系是标准,保障体系是支撑。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从而架构起治理社会的互为前提、互相制约与互相推动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6.
樊城是一部书,经济发展是封面,社会民生是封底。 思想解放激荡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则是书的正文。  相似文献   
7.
在计划经济的单一经济制度下,政企不分,会计目标单一,企业会计实务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来指导,理论与实务相脱节,极大地限制了会计理论的研究。而西方国家却为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进行各方面的革新,产生了许多新的会计技术与方法。其理论建构主要是为制定会计准则服务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为基点。现在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是,在建立有中国特色会计理论过程中,我国怎样构建自己的会计理论体系?笔者认为应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实现湖北跨越发展,是这次全省两会最大的亮点。政府工作报告集中反映了我省“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果,描绘了“十二五”时期的宏伟蓝图,目标振奋人心,措施扎实给力,不仅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共同心声,更为樊城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十一五”时期,樊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其中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了两番,并开启了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破冰之旅”,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全省首批平安县市区,为实现樊城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