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东盟”地区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外循环的关键场所,为此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传统经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源自中国的基建投资、财政纪律等经济指标,加强了模型与现实的契合度,提升了模型的解释能力。研究发现:(1)传统的制度因素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没有显著影响;(2)源自中国的基建投资对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传统的基建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互为前提和目标,相互促进;(4)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也会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据此提出实事求是、求同存异,依靠中国、基建为先,互惠互利、自贸先行,优势互补、产业融合,多线并进、相辅相成等政策建议,以期有效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福利增长。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规模扩大带来了中国蕴含能源进出口的增长,在定性讨论出口贸易对中国能源环境影响的基础上,编制中国1992年至2007年序列(2000年不变价)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法定量测算了中国各部门完全能源强度和蕴含能源出口量.研究表明:中国为间接能源净输出国,其中非能源商品出口结构和总量是间接能源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建立养老保险需求系数模型与养老保险供给系数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西北五省区城镇养老保险的需求系数和供给系数,并且与全国平均的需求系数和供求系数进行比较,定量分析出西北五省区城镇养老保险需求水平与供给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