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统计学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确计算社会产品在省际间流入流出,是编制地区社会产品生产、消费和积累平衡表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产品生产,消费和积累平衡表是国民经济平衡表中的核心平衡表.通过编制这一平衡表,可以反映一定时期里,全社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社会产品综合平衡指标体系中的主要指标是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没有社会最终产品这个指标。按现行计划统计制度,只计算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生产额和使用额,不计算它们的实现额即实际销售实现的价值(包含自给性生产价值);也不计算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额和使用额、实现额。但在社会再生产中,实际发生着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现行指标体系,由于没有社会最终产品这个指标,而不能全面反映社会再生产的客观实际,给综合平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建立以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和社会最终产品为框架的社会产品综合平衡指标体系,就可以全面地反映我国社会再生产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工业总产值的现行计算方法,主要是按“工厂法”计算工业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和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对某些行业还有一些具体规定.这个计算方法(以下简称成品价值法),经过多年实践,发现有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4.
詹云乔 《统计研究》1988,5(4):27-31
国民经济循环总表是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来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过程的一个宏观经济模型。它对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的作用,犹如军事地图对指挥战役一样的重要。它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而又用于核算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国民经济循环总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总表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也将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承担中心工作进度统计以来,大多数县的统计部门忙于要数字、报数字,很少抽出时间来研究数字,发现问题,找出关键,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存在这种现象,在统计部门承担中心工作进度统计的初期,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有了及时、正确的进度统计数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评比,促进生产,也基本上满足了党政领导的需要.但是,在目前“以钢为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詹云乔 《统计研究》1992,9(4):77-78
由国家统计局岳巍等部分核算专家集体编写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1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既是新体系研究论证和试点实践的总结,又是新体系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论述;无论作为专业知识的培训教材,还是作为广泛宣传新体系基本知识的学习材料,都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而且是实用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詹云乔 《统计研究》1990,7(5):29-31
《国民经济循环总矩阵模型》以下简称《模型》的研制,是国务院国民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办公室(现为全国国民经济核算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于1987年布置给陕西省统计局的一项任务。历时两年,已于1990年4月7日正式通过省级鉴定。一、《模型》的主要内容《模型》的组成部分有矩阵体系、帐户体系、平衡表体系,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三个体系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国务院国民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办公室布置的任务精神,先后在1987年和1988年拟订了非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核算的简、繁两个方案,对这个部门的各行业抽选了若干单位分别进行了试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核算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一、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基本概念和行业分类 非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非物质产品生产的部门,它同物质生产部门一样有投入和产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一般是服务形态的,因此,也称服务部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