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5篇
  202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提供了中国人口最新的全面准确的统计资料。目前,10%抽样汇总材料已经发表。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可概括看出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发展中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马安 《统计研究》1988,5(2):26-28
宏观经济评价、监测、预警统计是摆在统计部门面前迫切的一个课题。党的十三大决定,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第二步的任务要求,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步增长的战略。这就给统计部门提出了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从统计资料上反映经济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或者说,如何根据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贵在探新     
近年来,有些同志看到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的学术气氛非常活跃,相比之下,觉得统计学界似乎有点沉闷,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应该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马安 《统计研究》1988,5(6):21-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的伟大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今天,我们回顾十年来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的迅速发展和辉煌成就,可以说无不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密切相关,统计部门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领域之一,是一个“重灾区”,统计工作曾一度处于完全停顿的状态。统计工作的有成效的恢复、加强和改革,也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提供了中国人口最新的全面准确的统计资料。目前,10%抽样汇总构材料已经发表。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可概括看出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发展中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7.
8.
关于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安 《统计研究》1988,5(4):6-11
党的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统计部门也必须根据十三大的精神,认真研究统计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统计指标体系改革,就是急需认真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马安 《统计研究》1986,3(6):31-35
中国统计是社会主义统计。这首先表明中国统计工作的阶级性。统计工作是适应对人类社会进行组织、领导、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统计工作从它一产生,首先就是为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统治者服务的。在阶级社会里,统计工作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统计工作,首先总是政府统计工作、国家统计工作。中国的统计工作是中国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整个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统计工作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以资质过剩感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多任务时间取向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以及挑战性压力评估和阻碍性压力评估的边界作用。通过对323份有效样本的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多任务时间取向正向影响员工时间侵占行为;资质过剩感在多任务时间取向和员工时间侵占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挑战性压力评估和阻碍性压力评估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了资质过剩感与员工时间侵占行为之间的关系;多任务时间取向通过资质过剩感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中介效应受到了挑战性压力评估的负向调节和阻碍性压力评估的正向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