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8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极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三峡民间美术的开发应用得不够。随着三峡电站的新建,抢救和保护三峡民间美术工作亦是当务之急的事了。随着三峡旅游业的大发展,把三峡民间美术作为旅游纪念品来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本文就三峡民间美术的资源基本概况以及开发应用它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风笑天 《社会》2008,28(2):152-152
本文依据对江苏、浙江两省6个县343户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相对集中与完全分散这两种不同的安置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人际交往状况对外迁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移民在安置地的人际交往状况对移民的社会适应的影响十分显著。无论是移民之间的交往、还是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往,都会大大增强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四川三峡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网络不健全。三峡工程建设上马,使三峡经济区城镇化进程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四星拱月”的城镇网络建设已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在2006年10月13、14日由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三峡考古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古代巴人历史与文化、重庆地区汉代以后的历史与文化、三峡动物考古、古代三峡文学与艺术,以及三峡考古与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打造和平女神文化品牌让昭君文化走向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其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开发.文章诠释了昭君文化生成的原因,分析了当前深入研究昭君文化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昭君文化开发重大的现实意义,认为,开发利用昭君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昭君文化,应在境界上予以提升,将昭君作为东方人类的和平女神与西方世界的自由女神呼应和对话,把昭君和平文化品牌推向世界;在开发上应有大手笔的规划,并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文博系考古队连续三年参加了三峡库区的文物抢救工作。对麻柳沱遗址和石地磅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地发掘 ,发现了史前晚期———明清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同时还利用科技考古方法解读遗存信息 ,复原和重建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和战略要道。舟楫对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这一地区运输的大动脉,更是旅游的主力军。此外舟楫与本地区的民俗和文化水乳交融,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内涵,舟楫文化对该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人吴守忠所纂《三峡通志》中收元不伐、刘克庄诗各一首,佚名碑记一篇,为《全宋诗》、《全宋文》及诸家补遗所失收,可据以辑补。  相似文献   
9.
正长江三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是只峡大学与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的科研机构,致力成为流域型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的新型智库和人才摇篮。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5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9名,有9人具有博士学位或出国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10.
俞荣新 《中华魂》2014,(12):24-27
正1953年2月,毛泽东在由武汉乘船前往南京的路上,大胆提出在三峡卡住长江,修建大型水利枢纽的思路。这一重要思路,直接促成了国家对三峡水利工程长达40年大规模可行性论证工作的上马。论证过程中,在150米(正常蓄水位)方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之前重庆提出了180米方案,直接促成了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