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比较及对上海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底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政府推动等措施,这些成功经验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破解制度—技术约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以借鉴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实施"金融特区"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并对全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引领作用。上海金融特区可实施资本—金融项目管制改革、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改革等试验,目标是人民币全面国际化,并成为除美元、欧元之外的第三种主要国际货币。不仅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还要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同时,相应提出建设金融特区的技术可行性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5.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和形成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成熟、完备的资本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我国应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国家长远战略中,抓住时机,引进国际化的高端金融人才是一项重要且需要长期坚持的策略和实际措施,也是实现上海城市定位长远战略目标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进一步认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将碳减排和发展低碳产业提到了战略议程,中国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是必然之路和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那么,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如何利用金融中心的地位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推动上海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并且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是上海目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报告首先梳理了各国金融中心和金融业服务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然后总结了上海、天津和北京为低碳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现状、优势和不足,最后,结合本土实际,从低碳经济角度就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系统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果高盛邀请你回去,你会如何选择?面对这个问题,已经升任沪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李诚只是略作思考,即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想我还是会选择留下。毕竟这是上海,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刘桂荣 《上海统计》2003,(12):35-37
一、上海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金融中心 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上海的人均GDP在全国内陆地区名列前茅,2002年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虽然遭受“非典”的影响,2003年上海GDP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实力、市场机制、政府扶持、法律体系、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地理区位角度,深入研究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期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在探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