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64篇
  免费   2033篇
  国内免费   397篇
管理学   16909篇
劳动科学   1127篇
民族学   2636篇
人才学   3336篇
人口学   995篇
丛书文集   22756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5591篇
综合类   38658篇
社会学   10999篇
统计学   4483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648篇
  2022年   1135篇
  2021年   1265篇
  2020年   1244篇
  2019年   1354篇
  2018年   607篇
  2017年   886篇
  2016年   1504篇
  2015年   2349篇
  2014年   6362篇
  2013年   5342篇
  2012年   6476篇
  2011年   7521篇
  2010年   7123篇
  2009年   7091篇
  2008年   8958篇
  2007年   5695篇
  2006年   5604篇
  2005年   6006篇
  2004年   5581篇
  2003年   5216篇
  2002年   5078篇
  2001年   4794篇
  2000年   3593篇
  1999年   1193篇
  1998年   834篇
  1997年   616篇
  1996年   507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的共同方向,但各国设计、追求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有所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追求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探索,经历了从工业化到五个文明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演进过程。五个文明构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历史演进给我们重要启示: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其蕴含着现代化主体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路易丝·文奇的著作全面地阐述了从奥维德时代到19世纪初那耳客索斯形象的多重意义,重点分析了神话故事的原型意义及相关联的三个母题:影像母题、错觉(或幻觉)母题和认知母题。认为自12世纪该主题即被确立,此后几个世纪里影像和错觉(或幻觉)母题得到强化。那耳客索斯形象是骄傲的傻瓜,他被虚假的快乐和表象所欺骗,而认知母题几乎被忽略。14世纪的新阐释,那耳客索斯则成为善于遗忘的男人; 15世纪则成为关注美的物质形态的男人; 17世纪强调这一形象的情色和感性元素; 18世纪讨论了两种自恋的区别,一种指向自我认知和对人性的认识,另一种是导致贫乏无知。该著还提出了关于"历史"主题的概念,以及关于题材史作为文学研究方法价值的问题。但该著并未揭示"那耳客索斯"母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制度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人民性为核心,强调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化创造,因而具有了人民性、中国性和文明性的三重内涵,这是对百年中共文艺制度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弘扬。人民性的实质是要塑造觉醒了的现代新国民;中国性的维度强调的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明性强调的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高梧 《天府新论》2020,(6):封二-封三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的世界认知、生活理念与审美形态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平武剪纸因其题材与技艺的特色而独具艺术魅力。2009年,这朵开在深山的艺术之花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政府积极与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找到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可实现“双赢”。“邻避冲突”的内涵与特征“邻避”(Not In My Backyard,NIMBY)一词起源于西方,是美国学者O’Hare在1977年最先提出的。主要是指社区居民害怕核电站、垃圾处理站等产生的环境风险,反对设置这类公共设施,称之为“邻避设施”(李永展《邻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与计划》,1997年第1期)。而因这类设施引发的抗争就演变为“邻避冲突”、“邻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