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感教育在器乐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器乐教学中,演奏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娴熟的技术巧妙地运用到乐曲中,这就需要美感的培养。本文从创造性的练习、聆听及欣赏、提高表现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培养技巧的同时进行美感教育。  相似文献   
2.
对后现代主义音乐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音乐看不到富有人文色彩的音乐主题,听不到有深度的内容,却有对各种合成与非合成音响的探索,对各种奇异效果的试验,这样无论如何不易得到大多数中国听众的理解。后现代主义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上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国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土壤,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基础上产生不了、也很难大力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康德对人生自由和人类尊严的确证,并分析了康德道德学的自律特征,同时指出了康德的人生理论的刻板的形式主义特点,认为这一特点使得康德的道德学只是一些无欢乐无情感的命令。进而详细分析比较了康德人生理论的特,点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德的特点和“乐感精神”之间的实质差异,并着力寻求它们之间可以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4.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神话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品格的一组重要概述.但长期以来,对这一组文化品格的形成,缺乏"发生学"的研究.透过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叙事,可以发现,中国神话饱含着"乐感文化"的因子,而希腊神话则演绎着"罪感文化"的主题."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因子滋生于人与自然抗争的集体体验,其深层成因,可以追溯至中希两族的地理母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情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大学190名贫困生、292名非贫困生进行调查,探讨了贫困生的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发现贫困生的快乐感、正向情感、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显著少于非贫困生;贫困生的快乐感和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对贫困生的快乐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认为,社会支持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快乐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孙犁的<荷花淀>这一"荷花淀派"的经典性作品,以诗情画意和革命乐观主义而著称,这一类作品能够使读者充分体会乐感文化带来的快感,同时也对弘扬民族精神、鼓舞士气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为创造乐观的艺术氛围,将农民的生存状态、精神境界无限地拔高,回避灾难与痛苦,将现实生活诗意化,却是这类作品的缺憾之处.  相似文献   
7.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他的诗歌表现出了佛学思想、绘画技巧、音乐质感,王维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禅、画、乐完美地融入诗句中,而贯穿其中的是他的内心丰富而细腻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汉赋在其渊源上融合了《诗经》之“赋”的理性精神、铺陈的创作方法和楚赋的某些形式,其美的本质是“理性之美”;在其历史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对政治本体化时代的体认,其美的本质是对政治本体的乐感。汉赋之美是人的类的理性觉醒的产物,同时又是这种理性的僵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是渗透于人的内心的情感教育,它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素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演唱演奏和创造等领域的学习和探索,体验音乐的情感、乐感和美感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都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音乐能以它特有的要素打动人心 ,它的优美起伏的旋律能感染人 ,异彩纷呈的奇妙音色更能使人的心灵产生共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 ,乐感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课上课下 ,更多地欣赏名曲 ,是提高悟性 ,努力创新的必然途径 ,是音乐教育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