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7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兴中 《老友》2008,(7):60-60
《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83岁,眼睛视物模糊,经检查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请问:应怎样治疗?九江市·黄××黄××同志:从信中知你双眼患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你问及该病应如何治疗。现简要回复如下: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2,(19):46-46
能否让社区享有充分的自治职能,避免行政化倾向,是关系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为此做出了努力。明确社区职能,理顺工作关系。为强化社区自治职能,浔阳区围绕明确社区职能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明确赋予社区“三权”,即自治权、协管权和监督权。将  相似文献   
3.
肖伍祥  梅芳  周满春 《社区》2014,(7):37-37
最近,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首部微电影《社区理事长的日记》走红中国浔阳网。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官方拍摄微电影,还有这部微电影的主角及其背后的故事。63岁的退休老人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致力于无偿为社区服务,除了每天配合社区工作者处理纷繁芜杂的事务外,还热心公益事业。他就是陈细毛,—位让居民和社区工作者交口称赞的老人。  相似文献   
4.
近日,江西九江市人社局与市应急办、外事办、国家安全局、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检验检疫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九江市外国专家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实施办法》,为在九江工作的外国专家及其家属、子女就医、就业、就学、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应急安全保障服务。《实施办法》明确了"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从思想、组织、物资、人员等方面做好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快速应对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维新 《老友》2009,(8):58-58
《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79岁,患尿道炎八九年了,从未治愈过,总是反复发作,打吊针服抗生素治疗一停药又复发,而且小便又急又频又痛,有时还失禁,一年到头过不了几天好日子。请问:这病应怎样治疗?九江市·黄××  相似文献   
6.
肖伍祥  赵风林  周满春 《社区》2013,(28):30-31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紧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利时机,努力探索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路子,大力提升公共服务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徐进 《社会工作》2009,(1):32-32
落实五保供养政策,保障五保对象基本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力度,该区投入500万元对7所乡镇街道敬老院进行新(扩)建。但目前部分敬老院存在入住率偏低等问题,这个问题固然有资金、政策等客观原因,但部分乡镇错误地认为敬老院老人只要有饭吃,基本生活有保障就行。这不能不说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2,(19):57-58
在推进社区建设工作过程中,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始终把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工作措施的落实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保证了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建立目标定位机制。2001年初,区委、区政府及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社区建设工作,确定了2001年为“社区建设年”,落实了区直有关部门和各街道2001年社区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2002年,又确定为“社区建设特色年”,并将其列入了全区、“上项目、拓财源、抓社区、保稳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各有关部门和街道根据全区的总体部署,层层将目标进行分解,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市委、市政府高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坚持多轮驱动、多措并举,充分挖掘和发挥村落社区建设各种资源优势,正确认识和处理村落社区建设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作出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实行两个建设结合抓和领导部门挂点进社区等多项举措,努力推动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巨耀 《老友》2013,(9):31-31
投递辛苦却从不叫苦,收入微薄却从不埋怨。作为一名下岗职工,他凭着勤劳、节俭,硬是把两个孩子供上了大学。他瘦小的身躯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浔城的大街小巷,为老干部传送着党的关怀和精神慰藉。他就是张盛华,一名年逾五旬却乐观开朗的普通人。初上投递路2004年,张盛华从九江市供销社土产公司下岗后,拿出全部积蓄,开了一家小小的副食店,夫妻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