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人养生五戒戒情:遇事要冷静,不要轻易动感情,特别忌讳过度兴奋和悲痛。戒逸:劳逸结合。戒食:每餐不可吃得过饱,尤其睡前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戒色:并非完全避免性生活,而是要节制、减少。戒药:不能乱服药物,服用各种补药一定要遵医嘱。  相似文献   
2.
藏药浴"五味甘露方"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药浴是在温泉浴疗法实践的基础上,依据藏医药的基础理论而创造的一种藏医独特的药物外治方法."五味甘露"是藏药浴的基础配方,其历史几乎和藏药浴一样悠久.《四部医典》后续部"五械浸浴"一章专门详细论述了藏药浴的适应症、方剂、用法和注意事项等,该书首次记载了"五味甘露浴",但没有列出具体药名和剂量.此后,五味甘露方成为藏药浴基本的经典组方,历代藏医药文献对此方名称和配方等有不同的记载,直到17世纪,五味甘露浴配方才被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3.
吉太加 《中国藏学》2007,(3):157-161
藏药浴是藏医独特的外治方法之一,它是在温泉浴疗法的基础上,依据传统藏医药的基础理论而创造出来的。"五味甘露方"是藏药浴的基本配方,现已发展成为经典组方。本文就此作一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辅行诀》主体学术思想反映在《汤液经法》五行五味互含图说中。《汤液经法》五行五味互含图说核心思想有二,即五脏五味补泻思想与五行五味互含思想。《辅行诀》以五脏五味苦欲补泻为基本组方用药思路的学术特征与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非常相似,而五行五味互含思想应是源于明代命门学派。若据此推断,《辅行诀》的成书年代最早也在明代命门学派之后。  相似文献   
5.
回家看父母。一进门,上初一的侄子便高兴地迎了出来,蹦跳着去喊下地干活的奶奶。一个人无聊,便随手翻开了摊在炕上的本子,那是侄子的日记本。读着侄子一段段内心独白式的日记,确切地说是一封封写给进城打工的爸妈却根本寄不出去的书信,我五味杂陈,一阵心酸。"爸妈,我今天犯错误了。咱村小亮与邻村同学,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扭打在一起。我本来  相似文献   
6.
季节变换,岁月轮回,回想这些年所经所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而感受最深处:无论你遇到什么,都要学会用微笑来面对。微笑可使你勇气倍增,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有努力就有收获。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宝贵的,没有理由,在我们面对各种压力时,丧失自己醉人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前门大街形成于元、明,到清乾隆时已是"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不休".民国后,历经战乱、几度萧条.解放后,百业俱兴,与天安门相邻的前门大街与王府井、西单并誉为北京的三条金街.上世纪60年代的前门大街处于鼎盛期,说起来色彩斑斓、五味杂陈,好比折射北京民生、民情的万花筒.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味道的表达方式及味觉的隐喻两方面对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味道和味觉进行考察。味觉作为人类共有的感觉,具有社交性感官的功能,也具有因为食物和性的联系所带来的隐喻,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味觉还有更为重要的含义。中国人以和为美的性格从而具有五味调和的味觉要求;道家追求自然而清淡让中国人的味觉体验清新自然;儒家追求食精脍细,所以中国人在饮食上还追求利益和章法;中国人有医食同源的观念,进而对味觉的追求也伴随实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1孔子云:"忠恕行则仁德昌,仁德昌则天地和,天地和则万物兴。"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别看一个小小的"和",它蕴含着生命繁衍进化的本质,它道尽了宇宙万物同兴共荣的真谛,它是万事顺利的根源,它是万物兴旺的根本。2饮食讲究五味调和,奏乐讲究八音谐和,  相似文献   
10.
杨庆 《办公室业务》2012,(20):36-37
<正>秘书工作是对个人品质、业务能力各方面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有人将秘书工作戏称为"万金油"工作。意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应懂应会的知识应当全面、深入。笔者从事秘书工作7年,深深体会到从事秘书工作,不仅仅是对个人知识、能力的全面考察和提升,而且更是对个人意志、品质的考验和锤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酸甜苦辣咸"五味。通过秘书工作多年的体会,窃以为,秘书工作具备"五味"之精神。一、酸。一是秘书工作应有文人之"酸"。首先这是由秘书工作的性质决定的。秘书之"书",意味着要与文字打交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