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秀江 《决策探索》2011,(23):24-25
“下沉”到地方任实职的干部对当地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他们政策性强,理论水平高,对破除官场裙带关系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他们也同样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华宸 《老年世界》2011,(15):13-14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派飞机轰炸延安。14日,胡宗南指挥7个师15万兵力,大举向陕北解放区进犯。3月19日晨,在南京官邸的电讯员终于收到了蒋介石久盼的胡宗南从前线发来的捷报,喜形于色地报告说:“胡部进占延安城。”  相似文献   
3.
4.
张宏杰 《领导文萃》2013,(13):85-87
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仅从升迁角度看,是一帆风顺的。在京期间,他十年七迁,傲视群曹,很快从一个普通进士成为副部级官员,这在道光年间是极为罕见的。传统时代,人生的全部价值似乎都浓缩在升官发财四字之中。刚刚步入政治高层之际,曾国藩十分兴奋。他写家信说,"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他不无自负地在书信中  相似文献   
5.
易丽丽 《决策》2009,(8):34-35
京官“落地”利益相关三方中,地方是最积极的。正如一位地方领导所说,“在当地成长起来的本土干部,足艮国务院部委的联系和影响都不是很强。通过对这些国家部委官员的引进,客观上便于引入更多项目和资金,带来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史宗义 《领导文萃》2008,(10):49-52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综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是个典型的伪君子。  相似文献   
7.
张謇四十二岁考上贡士,门师拼了老命为他争个状元。点了翰林的张謇,不喜欢当京官。当京官的好处是人脉广泛,升转较快,也不太忙,坏处则是上面官太多,不得扬眉吐气,而且,做不得什么实事。当然,戊戌之后,帝党失势,张謇在朝中没了奥援,这京官就更没甚滋味了。因此,他自从1894年报丁忧回南通后,就一直请长假,不肯再回京当那个清闲的翰林院修撰。张謇丁忧期间,张之洞奏派三位在籍文官于本乡设立商务局,酌办实业。三人中,陆润庠与张謇都是状元,一时间"状元办厂"哄传天下。  相似文献   
8.
胡骏 《决策》2010,(12):73-75
这些京官仕途将出现两种可能:地方长期任职或提拔到中央,这也使部分官员对“地方交流任职”忧心忡忡,担心将来回不到中央,退休在地方。当然,这也成为另外一种方式的鞭策。  相似文献   
9.
左青林 《21世纪》2010,(9):13-13
与以往干部交流形式“挂职”不同,此次的提法是“任职”。据一位参与政策制定的专家透露,今年是试点,中组部有意明年进一步扩大中央到地方的任职人数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伊始,便着手对官吏进行考课,并为此建立了一整套的官吏考课制度。考课京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考满考课,一种是京察制度。对整饬明代的吏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