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予欢 《探求》2012,(1):87-104
黄埔军校以其在现代中国历史的军事魅力名扬天下,黄埔军校孕育并成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铁甲车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军事人才。史称南昌起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创建肇始,然发动南昌起义的重要骨干力量是黄埔军校师生,人民军队的创建与早期发展离不开黄埔军校的军事实践及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老年人》2014,(3):38-39
正建国初期,谭政大将是人民军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1956年后他接替罗荣桓元帅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成为新中国第二任总政治部主任。同时,谭政还是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委常委。未料,1965年11月谭政却蒙受不白之冤,离开军队,到福建省担任副省长。这其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内情呢?  相似文献   
3.
晚霞向党红     
我是一个15岁参加革命,有63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旧中国,我12岁开始下地种田、上山放羊、钻窖井、挖煤、给日本鬼子当苦力,终日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如果不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了我的家乡,并使我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我是无论如何也活不到今天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义务兵役制度及预备役制度的实行,以色列国防军被视作“人民军队”且具有特殊地位,在以色列军政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安全环境、经济压力、社会思潮、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以色列国防军日渐处于以色列政治舞台与社会舆论的中心,“人民军队”模式开始面临挑战并受到质疑。以色列国防军“人民军队”模式的改革涉及兵役项目、兵役时长及兵役人群等三个维度。由于不同改革维度中所涉行动者不同、互动方式不一,这一模式整体变革进度出现不同步性和不协调性,变革中的专业化与精英化要快于社会化,“人民军队”的原有结构不再稳定,出现义务兵役与预备役群体缩小、常备军规模扩大的趋势,旧有军政互动模式面临危机。以色列的兵役制度虽未经历断裂式的大幅度改革,却在不断进行渐进式的调整,为研究兵役制度的发展与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参加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的解放军代表团由广州军区组团。比赛中,代表团不负众望,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表演项目金奖(竞技类第一名),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展现了人民军队威武文明的良好形象,展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丰硕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6.
抗洪救灾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抗洪胜利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最佳选择,万众一心是中华民族的凝聚标志,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保护环境是居安思危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年》2009,(8):4-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马拉飞机到鹰击长空,从小米加步枪到装备信息化,人民子弟兵以忠诚和热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筑起了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为此,我们特采撷了反映人民军队建设的图片资料,与读者共同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弱到强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重庆社会科学》2010,(9):28-31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对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正确道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都作出了开创性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正因如此,南昌起义一直是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主要围绕南昌起义的提出者、指挥者、其他相关人物、人数、组织机构、主客观条件,南昌起义的成败,对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2011,(2):56-58
爱国拥军——四个闪光字眼的背后是满腔的对共和国无比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的情怀,这种情怀曾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了感天动地的豪迈,铸就了钢铁般的国防长城。今天的爱国拥军,可能没有特殊年代的轰轰烈烈,但那种丝丝入扣的对人民军队的点滴呵护,更是让人强烈感到一种"无声给力"。本刊刊发的五名爱国拥军模范的事迹从体现了这种默默温情所带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钟瑞琴 《理论界》2007,2(2):190-19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党指挥枪;为人民服务;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等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使毛泽东建军思想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