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23篇
理论方法论   132篇
综合类   923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命伦理学更应该被看作是实践伦理学而非应用伦理学,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以一种演绎的模式将抽象理论或原则带入具体的生命伦理学问题的方法论。作为替代原则主义以及高级理论之演绎性应用的另外一种方案,殊案决疑得以突出个案特征与实践情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否定了理论的解释力甚至实践意义,毋宁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原则主义作为理论和方法自身的反思、修正与发展;这缘于道德直观与道德反思总是在辩证地互相调节和修正,而理论存在的意义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3.
4.
5.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马 《金陵瞭望》2006,(16):16-17
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困境”:一是遭遇“道德无序”或“道德缺位”的实利主义时代;二是在道德准则上呈现超高标准化的“圣贤道德”的特征,一下子难以进入实践层面。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相似文献   
7.
如无意外,意大利人塞韦里诺·安蒂诺里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在近期出生,围绕克隆人的争论因此又热闹了起来。有读者几次来到编辑部,希望我们在杂志上讨论该不该禁止克隆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种种偏离。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要进一步向前发展,就必须把“回到马克思”和“回到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确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深入把握休谟哲学的本质并发掘其现代意义 ,必需清晰界定认识论和伦理学在休谟哲学中的相互关系。认识论是休谟哲学的切入点和批判武器 ,伦理学是休谟哲学的中心内容 ,这使休谟哲学具有丰富的价值哲学内涵 ,对当代价值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休谟的伦理学认为,人的品格对于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原则具有优先权:有德性的品格指导和迫使人们审慎地实践。在传统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或康德的伦理学中,品格从属于实践的审慎:德性仅在激发有德性的行为时才被需要。而有德性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用“自爱”这个术语来理解的。一个有德性的人的自爱使他能够适当地估计实际的情况并且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德性。尽管如此,休谟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仍存在着重大的一致性,因此休谟的伦理学也是一种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