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供给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公共产品供求矛盾的一个根本原因。现行单向的决策机制、一元的供给主体和垄断性供给方式带来诸多弊端。创新供给机制,建立自下而上多利益中心决策机制、建立包括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内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机制和供给方式。法律规制中应赋予不同利益组织参与决策权,主体间供给责任分配。规制法律既有公法还包括私法,并遵循双重利益平衡和充分竞争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分析,指出我国教育供求矛盾系统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农村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从调整农村、农民、教育三方面政策入手。  相似文献   
3.
改革前,推行重工业优先的传统发展战略,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分离,使我国农村劳动力无法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展向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产业部门自由流动,形成大量过剩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在城市工业部门中,由于推行低收入,广就业的就业政策,使国有企业中存在大量冗员,形成了严重的隐蔽性失业。改革后,由于城乡隔离的松动和资源配置方式由指令性计划向市场机制的过渡,传统体制中形成的城乡隐性失业日益显性化。这是体制转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从长期看,只有实现市场导向的城乡改革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构成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关键是制度约束。解决当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必须着重纠正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设计缺陷,培育主导型支农金融机构,完善农村资金管理政策,强化政策支农保障,建立多样化农村融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县域经济有较快的发展 ,而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突出 ,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全方位促进县域金融发展 ,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政府自身财力和能力的限制决定了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迫切需要对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只手的作用,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均衡点,建立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供求的主要矛盾及其政策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分析,指出我国教育供求矛盾系统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农村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从调整农村 农民 教育三方面政策入手。  相似文献   
8.
庄冬力 《人才瞭望》2005,(12):105-106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组、转制、承包、租赁等经营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在劳动力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原有的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如何合理、合法地理顺日的劳动关系,而且被清理的职工又不会集体上访,不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呢?在这里,笔者想对当前企业在清理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谈点自己肤浅的看法,请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9.
生产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对其短缺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多家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措施,无疑是必要和大有裨益的。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企业流动资金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尽管流动资金贷款以超常规的幅度猛增,但仍然有不少企业流动资金吃紧,出现了所谓的“膨胀性紧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香港开埠初期,人口增加,但市民比较贫穷,天灾或病患使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食物、医疗及教育的供求矛盾显著上升。为了帮助市民解决困境,当时在港的外国教会的传教士及修女,经常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医疗和教育的援助,这可算做是香港义务工作的起源。不少有教会背景的社会服务团体因此诞生,而其中不少的服务都由义工提供。直至上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