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93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为多数学者所讨论研究,然而老年人的婚姻状况、老年人对自我健康状况的评价如何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呢?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依然十分匮乏。本研究基于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安庆市城乡数据(2015),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从老年人的婚姻、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自评健康三个角度,分析其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有民谚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那意思是这两个年龄的人很容易辞世。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说法也大多得到应验。这是迷信?是巧合?还是人生中的一个生命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榆林学院高级知识分子三年体检结果为例,可以看出,高校知识分子中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前列腺增生已成为危害较大的疾患。加强预防和治疗是高校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空巢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老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4~5月进行入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取福州市鼓楼、台江、仓山三个区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共得到有效样本1767例,其中空巢老人696名。空巢老人躯体健康、生活自理能力(ADL)、经济状况、精神健康、社会健康5个维度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福州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总体比例的39%,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由logistic检验得出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受年龄、性别、原职业、是否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锻炼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倡导空巢老年人形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与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对空巢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提高对空巢老年人经济支持,完善社区为老服务,从而改善空巢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安子  一心 《女性天地》2006,(10):4-7
最近媒体上有报道说,现今日本女性的择偶标准从“三高”变成了“三低”,即择偶对象由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男性变成了低姿态、低风险、低束缚的男性。所谓低姿态,指懂得尊重和珍爱女性;低风险,指行事正直、不风流;低束缚,指能给女性适当的空间。而在“女人喜欢什么样的老公  相似文献   
6.
7.
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青少年生殖健康成为优先关注的目标之一。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十分重要,对于国家而言,它攸关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对于个体而言,它影响着其后生命历程中各个阶段的福祉状态。我国的青少年群体规模庞大,但对该群体生殖健康权益的关注和保障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周菁 《管理科学文摘》2009,(19):211-212
每个中学生都要增强自己的健康意识,对健康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清楚健康的评价和标准,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学校应抓体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教育和生活服务,从多方而保障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及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对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老年人不仅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也优于农村老年人。正式社会支持仅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有限;在非正式社会支持中,子女的经济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作用都非常有限,精神支持则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满意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建设,家庭及社会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注重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