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32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图观看     
这个春天,上海为摄影疯狂。上海美术馆承办了《法国三代摄影展》,亦安画廊举办日本摄影界领军人物森山大道摄影个展,香格纳画廊举办汤国摄影展,顶层画廊开Iomo摄影装置展,爱普生影艺坊举办航拍影展,还有众多小型影像展同时密布在申城。  相似文献   
2.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指出多义现象是人类以特定认知手段为工具,对单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进行扩展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其二,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多义现象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创造性地研究和处理民族问题,形成了许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俄汉谚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不仅是各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更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从语言国情学的角度对俄汉谚语进行对比和研究 ,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俄汉两种语言及文化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文拟从俄汉谚语的对比参照中 ,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它们之间的可比性、不可比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由《大学语文》中的三篇经典古文入手 ,进行纵深和广泛的挖掘与思辨 ,提出一种观点 :力求以一篇文章带起至少一个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课题 ,进行富有深度和新意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服务忌语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服务忌语和服务行业宗旨的相悖性、对顾客的伤害性以及对整个服务行业的危害性,并进一步说明了防止服务忌语的消极影响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从多角度界定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从多层面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扩散机制和协同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但现有研究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内涵方面忽视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因此在制约因素和运行机制中没有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展开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注意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各地在招才引智过程中都很重视对人才的服务,但对不同人才的服务基本大同小异,人才服务"千人一面"现象突出,个性化和针对性不足,实效性不够。实际上,不同类型人才有诸多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比如创业型人才更看重宽松的创业环境和长效的扶持机制;研发型人才更喜欢能够安心"坐冷板凳"的干事环境;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更重视有一展身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中英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中英爱情隐喻性表达的异同及其原因。隐喻扎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从大体上讲,中英两民族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共性,大部分英语爱情隐喻性表达在汉语中都能找到其对等的表达方式。从具体方面讲,中英爱情隐喻性表达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它们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是造成英汉两民族具有不同的隐喻性爱情表达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中英爱情隐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