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校武装部在学校国防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校武装部的工作性质出发 ,结合学校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及国防教育的实践 ,论述了学校武装部在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应如何发挥职能作用 ,推动学校国防教育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  相似文献   
2.
家庭和社区参与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是乡村振兴计划的基础。通过对我国西部S省农村地区的两次实地调查发现,受该地区园所特点、教育政策和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农村地区幼儿园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总体较低但也有所改善,对家庭资源的运用高于社区资源,对社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较为薄弱。基于此结果提出了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是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政策杠杆发掘农村地区家庭和社区资源;职后培训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实效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晓红 《职业》2024,(6):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等多方配合。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工作护理的对象主要是临床病人。因此,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专业知识传授上,还需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临床思维能力等专业素养。学校可以配合家庭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高血压护理课程教学为例,阐述如何通过组织实施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护理家庭里的高血压患者,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孝道传统教育的策略,实现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周翼翔 《职业》2013,(12):73-75
校企共育是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区域经济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笔者本着共谋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此提出了校企共育合作中的主要因素:目的、态度和合作项目,并抽选了不同企业的技术、生产现场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sPss19.O软件统计分析,找出了企业相关人员对校企共育各因素的认识规律,并提出了校企合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耀辉 《职业》2014,(26):25-27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要想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模具教学改革成效,必须坚持政策导向,机制保障,校企互惠互助,拓展校企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吸纳的多赢互惠局面。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根据豫西区域和本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院系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几年来在工学结合的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与实践,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校企共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有效的校企共育则依赖于订单式校企合作。我们以订单式校企合作为平台构建“校企共育能力递增”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订单班开展针对性校企共育以提高订单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就面向订单班开展的校企共育效果和就业满意度调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背景案例背景下课铃响了,我抱着一大堆作业往教室的方向走去,上到四楼,碰到了班上的小太。我刚想叫他帮忙抱一下作业本,他一溜烟就跑了,边跑还边回头看,他红着脸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孩子很特殊,四年级了,个子快赶上老师了,老师给他安排什么事情(比如叫他收发一下卷子,或者到办公室取个东西,再或者学校有活动,让他参与演出,上课回答问题)不管好的坏的事情他都不大愿意。老师叫到他不会立马就去,有时要叫个 2-3遍才去,做事情的时候也爽快,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的。孩子的这些表现,引起了我的关注。如果长此以往而不加以引导,孩子就会在将来错失很多良机,要如何引导呢?万物皆有裂痕,总有阳光照进来的地方。我打开了好老师 APP,开始查阅资料以及案例。  相似文献   
9.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工作如若没有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那么学生在心身发展过程乃至人格的形成就会走向不确定性。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搞好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让学生在完整的和谐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策略是一种介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一种具有中正色彩的育人模式,它充分展现中庸思想的调和,展现我国关于育人思想的共育、同育的特征。从具体实践出发,家庭传统的“唯学校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社会中对于“协同育人”的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凸显我国协同育人上的缺失与不足,学生面临着学业、社交、成绩、精神状态等多维度障碍,利用“三元循环”的内在特殊性,协调统筹各方关系,从家校社共育制度构建、多元行动嵌入、教育合力开展,做到“2+1> 3”的实际效果,避免“双减”政策流于形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