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整体结构来看,声乐表演艺术属于歌唱、音乐作品与表演的结合体,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而且要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正确结合不同乐器的伴奏音乐,并努力创造独特的风格。本文举例论述了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诗歌翻译要忠实于原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译作对原作亦步亦趋,生搬硬套。译者要在原作的制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再创造”。“再创造”是法汉诗歌翻译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不同的创造形式,又形成了法汉诗歌翻译中忠实性、牺牲性、叛逆性的创造风格。  相似文献   
3.
习题课是高等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文章主要从习题的设置,再创造方法的融入以及数学软件和多媒体的运用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4.
如所周知,特殊表记如今已经成为漫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创作漫画时加入英文表记和外来语表记能够丰富故事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同时适当使用这些表记能够使漫画更加贴近年轻受众群体。但是在实际翻译漫画时,这些特殊的表记却极易被漫画的译者所忽视。通过从人物对白、特殊用语以及人名三方面入手,从实用角度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日本漫画中英文表记、外来语表记的处理策略,认为应根据特殊表记出现的位置及作用来具体选择翻译方式,不应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是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信息,在思想、感情、生活经历中找到恰当的印证,并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和艺术再创造的手法,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这种再创作要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诠释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尺度把握问题,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或英文写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研究指出了文本空白促成了文学翻译的再创造,讨论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提出要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可以产生良好的文学翻译效果,使得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张梦 《中国民族博览》2016,(10):251-252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给动画创作带来了崭新的艺术形态和价值,回顾中国动画艺术的辉煌时期,许多在国际中获奖的优秀动画片都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自经济改革来动画片《小门神》再次掀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本文浅析《小门神》中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更好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动画创作中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
扎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文化形式,在经历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直到今天,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中蕴含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然而其本身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运用在室内装饰中时,更是受到诸多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时代中,对其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从《蒙古秘史》等历史著作到文学作品《青史演义》,成吉思汗形象由历史的叙事转变成文学的叙事,《青史演义》以历史人物铁木真为原型运用文学创作方法创造出艺术典型,尹湛纳希笔下的成吉思汗形象既有历史生活的真实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是历史与文学的有机结合体,他比历史人物成吉思汗更加典型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0.
皮阿诺设计的特吉巴欧文化中心,设计者通过考察当地的历史文脉,挖掘、利用当地的传统建筑样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用现代技术表达传统意象,设计出极具象征性的建筑作品.同时,采用一系列的通风等高技术手段,达到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创造出集传统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建筑.如何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表现传统建筑,这个作品会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