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7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79篇
管理学   2852篇
劳动科学   463篇
民族学   472篇
人才学   430篇
人口学   321篇
丛书文集   3724篇
理论方法论   891篇
综合类   8032篇
社会学   2324篇
统计学   31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1078篇
  2013年   1241篇
  2012年   1607篇
  2011年   2074篇
  2010年   1977篇
  2009年   2234篇
  2008年   3031篇
  2007年   2405篇
  2006年   1464篇
  2005年   89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是自然型的,与儒家的伦理型和谐理念形成了对比。但从比较的视角来看,道家与儒家的社会和谐理念在忠信、贵和、民本、风俗淳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是直接相通的。道家主张的自发式秩序、柔性秩序、生态文明与儒家所体现的教化性命令式秩序、刚性秩序、礼乐文明相反而相成,形成互补性结构,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和现代化空间。  相似文献   
2.
纵观当前世界上的不同社会制度、政党制度、政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关于集体领导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尽管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着自己的政党实际、党际关系、政权组织和政权行使实际,但是其他国家和政党关于党内集体领导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应当值得我们借鉴,以更好地从党的实际出发,探索出更加适合我们政党制度的集体领导制度,进一步在领导集体及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模范地带动和推进党内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3.
4.
热情是当代积极心理学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探讨了热情概念、结构、测量与发展,并就热情与社会环境、人格特征、健康因素、情绪状态、人际关系、专业绩效、工作满意、幸福指数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应关注热情理论,加强热情研究、拓展热情应用。  相似文献   
5.
婚姻如同爬树,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留一手。所有女人都希望自己的感情美满,婚姻幸福,并愿意为之不懈努力,但很多时候却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女人并不了解通向幸福婚姻的路该怎么走,甚至会困于某些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情结之中不能自拔,盲目地按照“那个”意念行事,结果让原本幸福的婚姻掉转了方向。其实,婚姻幸福除了坚持那些情结外,更多的还需要一些“留一手”来为幸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申子 《社区》2002,(16):61-62
《福布斯》杂志追踪了2001年全球最富有的6对夫妻,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有钱人是否爱情、事业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和谐市场经济意蕴“以人为本”的人学旨趣;和谐市场经济蕴涵“人的现代化”的人学追求。和谐市场要以人为根本目的,要以思维方式的改革为根本手段,要以实施人才战略为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奋斗目标,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梁金钢 《南方论刊》2007,(11):58-6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一件普天同庆的盛事,为我国描绘了一幅和谐发展、开拓进取、生机勃勃的宏伟蓝图。我们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党的接班人,更应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和谐观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焦点话题,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西社会的自然观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着众多不同的地方。虽然存在差异,但却终是殊途同归,在现今,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社会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着重分析了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我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观所应注意的几点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