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统计学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的深切关怀,是包括利川市在内的武陵山片区4省(市)71个县各族人民的重大发展机遇。近年来,利川市民宗局认真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及各项政策措施,稳步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省、州、市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营造民族团结和谐氛围,努力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逐步扩大有立法权较大市的范围,反映现代城市管理中对地方立法权的现实需求。现行较大市立法中的批准制度反映当时法制建设的实际状况,却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模糊了各级人大之间法律监督关系,混淆立法权与立法监督权,忽略了较大市立法责任,制约备案审查制度的完善。树立法治思维,完善法规备案审查制度,授予较大市完整的法规制定权。现代宪法理论中,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不仅仅是国家权力的依据,更是国家权力运行底线,根据实际需要,全国人大立法授予较大市完整立法权并不存在宪法障碍,因而也无须修改宪法。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从国家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标志着这项工作,已经纳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黄山市作为一座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也有着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黄山市依托文化资源,加快建设现代经济强市和旅游大市、文化大市、生态大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原平碑林     
原平市(旧称崞县)是传统文化大市,历来文人雅士众多,国学厚重,源远流长,碑刻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原平市更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历经风雨、相传至今。2013年,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原平市在范亭文体广场专设“碑林苑”,将多年收集的50余通碑或镶或嵌陈列,再现原平人文荟萃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赤峰市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设想,这是很值得我们自豪的。建设民族文化大市就要有高素质的市民,但赤峰市市民的文明素质还差强人意。本人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解到赤峰市民的许多生活陋习,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提升市民素质的措施和要完成的任务,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扬州传统文化,虽历经劫难而不衰,能兼收并蓄而博大.构建今日之扬州文化,再创扬州文化之辉煌,必须总结历史经验,坚持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方针,从而将扬州建设成为"文化大市".  相似文献   
7.
一、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区域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徽州社会科学》2006,(8):22-24
林业兴则生态佳.生态佳则旅游旺,旅游旺则百姓富。林业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我市作为山区面积占70%以上的生态旅游和山区资源丰富的城市,近年来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坚持整体提升与局部治理并举,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进一步优化结构,林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力地推进了生态大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个老话题,也是新话题。如何深度结合?本文作者提出“六个必须”.其中“要发挥传统文化在旅游中的灵魂作用”及“要加强旅游环境建设”等言说.颇具新意。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特续上升,其占GDP的比重在全省17个地市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我市文化大市建设纪实》一文对此作了总结回顾,同时也表明着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厚潜力。  相似文献   
10.
叶壮 《四川省情》2006,(12):44-45
内江工业“二次创业、率先突破”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围绕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条主线,着力培育壮大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和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以工业的大发展推进全市经济的大跨越。奋斗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00户,年销售收入上1亿元的企业达到100户,年销售收入上20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年销售收入上200亿元的企业1户,全部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利润超过30亿元,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