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夏日的鸟笼》中的主人公撒拉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进行了分析 ,结合她的决不轻言放弃的性格特征 ,作者认为撒拉所表现出的某些悲观的情绪只是一时冲动所致 ,其实她的内心深处的梦想从未曾动摇过。她失望而又希望 ,以乐观、现实的态度投入生活。  相似文献   
2.
2010年冬天,老伴患上了中风。出院后,落下了多种后遗症。比如右侧偏瘫、脸部神经麻痹、吞咽障碍,导致她一吃饭就呛。当时,她很悲观,有时还守着我流泪。见此情形,我也非常着急。我知道,要想使她战胜疾病,必须让她摆脱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精神好了加上针对性的训练,身体才会渐渐康复。为此,我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她战胜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3.
《南京!南京!》一开头让我很失望。电影开头的几个片断让我看到了中国电影拍摄场面的简陋以及导演对场面把握的缺失。南京!南京!失落的中国的首都,难道是那几片断壁残垣就可以代表的吗?看到那几个不断出现的街巷镜头,让我想起我们繁华热闹、纷纷要打造成旅游景点的影视城、影视基地。我们其实没有创作的园地,我们有的只是商业与旅游。  相似文献   
4.
一天,一位妇女走进百货店向年轻的女店员问道:“有没有灰手套?”“报歉,已经没有了”。女店员虽然说了声抱歉,但态度冷漠,这位妇女也便失望地离去。  相似文献   
5.
记事本     
电视上,报纸上,医疗事故此起彼伏,“老百姓看病难”已成为媒体中使用频率颇高的短语,“医托。、“红包”等词语使人们的生活闷闷不乐。看着医院发票上的高额费用,人们不禁长叹:“人性,哪里去了?”然而,就在这样一种医疗状况令人失望的情况下,有一个人,凭着自己心中的那把标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人生,成为百姓心中的“再世华佗”。  相似文献   
6.
考虑顾客感知效用的服务要素优化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服务设计中的服务要素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顾客感知效用的服务要素优化配置方法.运用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中的质量屋方法确定各服务项的权重;依据确定的服务项和备选服务要素,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获得顾客群体对于各服务项的期望水平以及对各服务要素满足需求程度的评价值;然后基于失望理论刻画顾客的欣喜与失望的心理感知,并计算顾客感知效用;进一步通过建立和求解优化模型来确定服务要素配置方案.此外,以某航空公司头等舱服务设计为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4月中旬写完揭发吕小蓬抄袭的文章并托段启明先生转交其本人阅读而希望她进行反驳、申辩以来,笔者足足等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在2004年12月6日看到吕小蓬的答复文章。看完之后,笔者感到十分失望,因为吕小蓬不仅不承认有任何抄袭行为,而且继续采取回避态度,避重就轻,只对  相似文献   
8.
诗人写早晨一般是歌颂希望的,歌颂太阳的。但是,西尔维娅.普拉斯的《早晨的歌》写于孩子出生之际,道出的却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以及由于孩子的出世而引发的对孩子和人类的生存的深深思考。在诗里,她无情地剖析了这个世界,深刻地反省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9.
靖安典 《南都学坛》2010,30(1):57-6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是一被削平了的形象:满嘴脏话,行为"反常"。他既对生活充满厌倦也满怀希望,因之而进行了三日之旅,最后无望而归。他的出走、流亡与回归,他的希望与失望,预示了我们大多数现代人的存在状态:存在即为荒谬。  相似文献   
10.
毛姆与鲁迅都是弃医从文的作家,以心理剖析见长。两人在同一题材的《风筝》中,各自描写了一个家庭人际关系中的失误。在这个失误中,有受害者,有“迫害者”。受害者在不知觉的麻木中牺牲着,而“迫害者”又出于一种自以为良好的愿望而自食苦果。在创作风格上,两篇作品都以冷嘲与反讽的笔调叙述故事。然而,毛姆的冷嘲与反讽,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俯视人间的悲喜剧;鲁迅则在批判封建伦理的基础上,再把讽刺解剖的笔锋转向自身,表现出他对启蒙者在改造现实中所遭坎坷的痛切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