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精神生态是由诸多元素构成、具有内在能量吞吐转换机制的精神活动系统.陶渊明精神生态景观主要为"质性自然"、文化熏染与躬耕实践等因素所催生,并通过安贫乐道的欣然、淡泊名利的超然和对待生死的坦然等界面加以呈现.陶氏精神生态景观品相之佳、质地之淳、境界之高,令人称羡,实为当今社会健康精神生态建构之典范.  相似文献   
2.
钱理群 《领导文萃》2008,(24):37-40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界、学界的反应。有著名学者公开表示支持和赞赏,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讲生活快乐,安贫乐道,普及了《论语》等经典,使国人有了类似《圣经》、佛经和其他宗教读物一样的东西”(《南方周末》2007年3月22日)。更有许多学者持“宽容”态度,认为儒学的普及与通俗化也自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道德人格实践具有着强烈的理想化色彩.他以儒家倡导的“君子”为人格追求的范本,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的局限,向着健康发展的人格靠拢.  相似文献   
4.
隐逸诗人陶渊明以他自然,真淳的诗风,安贫乐道的人生体悟,在中国文学史上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追寻人生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时官时隐的陶渊明在矛盾中寻求到了心灵的归宿.对于田园世界的探寻,儒家的"独善其身"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发现了田园世界的美,以苦为乐,沉醉其中.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有着独特的诗化的审美意象,与酒为伴,以菊为友,快意山林,乐守田园,为后世隐逸诗树立了典范,从而开创了田园诗派,同时也为士大夫文人建立了一个桃花源似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安贫乐道     
曾子居卫,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相似文献   
6.
孔颜乐处     
王志跃 《领导文萃》2008,(1):139-140
“孔颜乐处”简单来说,是指儒家知识分子那种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处世态度与人生境界。《论语》里有两段话是对于“孔颜乐处”经典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布衣原指人的身份,即身处下层的平民。但是到了后来、尤其是到了唐代,布衣几乎成为未仕的士人的代名词,即所谓的布衣之士。布衣之士不同于普通的平民,他们是平民中的读书人。布衣之士虽身处贫贱,却以通经籍、明道义而自高。布衣之士,虽然始终没有形成自觉的阶层意识,但是却在历史上形成了士文化中一种突出的现象:布衣精神。主要表现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情怀,即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安贫乐道的士人气节,即不以贫贱为耻、乐道安贫、寂寞以守志的情操;平交王侯的布衣立场。总结这些布衣精神,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士人出处之道。  相似文献   
8.
子夏道出了学习的关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获得精深的学问和确立远大的追求,要结合自身的体会,从切身处提问、从接近处思考,也就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就连孔子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学习既怕赶不上,又怕遗忘。孔子还描画了一个好学者的肖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安贫乐道,不求享乐,多做少  相似文献   
9.
兆子 《社区》2010,(11):7-7
近读史书,获知不少名人书房的雅趣。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房名叫“老学庵”,出自“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意.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而近代名人梁启超的书房取名叫“饮冰室”.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其意是形容内心忧愁焦灼.以表达对祖国前途的忧虑。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则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亮的“茅庐”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借以表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和保持节操的愿望。实为自勉和言志。  相似文献   
10.
大师的清贫     
史飞翔 《社区》2012,(20):15-15
阅读“五四”学人史,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些学术大师们安贫乐道、逢苦不忧的那种纯粹、素朴的精神。别的不说,只要看看他们在生命最后时光中如何对待身后之事.便能知晓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