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多年前,克里斯来到中国山东大学,成为中国当时为数多的外教,回国后便顺势成立对外学术交流机构,担任起“配对”的角色;进入公关公司后,又较早嗅出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商机;如今他又发起了公关市场中独一无二的培训学院……他总是擅长发现“新大陆”,并不断带来惊喜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王运宝  付倩倩 《决策》2012,(Z1):18-21
为什么选定菏泽打造科学发展高地?实质是在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如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这场试验不仅关系菏泽一市,更关系山东全省区域经济大局,甚至关系到后发地区如何实现加快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共同纲领》的文教政策,使山东大学顺利实现向新民主主义大学的转变,在建国初期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校长华岗为全校师生所授政治大课,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和以理服人的方针,系统地给山大师生讲授了党的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了山大师生的觉悟,为20世纪50年代山大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徐显明 《文史哲》2001,(3):5-12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高校文科学报 ,《文史哲》发行量一直居全国同类期刊首位。她为山东大学形成“文史见长”的特色 ,厥功甚伟 ,为“繁荣学术 ,扶植新人” ,推进当代中国人文事业的薪火相传 ,取得了学界公认的成绩。在新世纪里 ,《文史哲》应保持往昔的“品牌”优势 ,为山东大学文科复兴而“兴新学 ,继绝学 ,保特色 ,举人才” ;同时还应加强与“少壮派”学人、海外学者的沟通联系 ,述旧学 ,铸新知 ,开拓更多的为主流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新领域。保持自身的古典性、学术性、纯粹性、高雅性 ,应是《文史哲》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2,(3):2+169-170
<正>"《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规划的重大科研项目,规划的设计者是杜泽逊教授。工程包括三个部分:一、《十三经注疏汇校》;二、《十三经注疏》点校通行本;三、《十三经注疏》专题研究。全部工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2012,(6):2+169-170
<正>"百年儒学精华系列·孔孟荀编"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科研项目,项目的设计者为颜炳罡教授。2012年7月18日,"百年儒学精华系列·孔孟荀编"项目启动仪式在山东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高度肯定了该项目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并就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是继"《十三经注疏》  相似文献   
7.
近日,《产业经济评论》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暨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座谈会由《产业经济评论》编辑部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产业经济评论》主编、《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臧旭恒教授和经济科学出版社社长郭兆旭共同主持会议。臧旭恒教授介绍了十年来《产业经济评论》的编辑与出版工作,对学界同仁们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郭克莎和经济科学出版社社长郭兆旭分别致辞。吕政研究员在致辞中建议《产业经济评论》在今后既要坚持原来的定位、风格,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一些重大产业经济发展改革方面现实问题的探讨。郭克莎认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一份纯学术性的集刊能够坚持十年之久并保持了较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2010,(2):F0002-F0002
字肇檀,号兰柳斋主人,山东济南人。山东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艺术处副主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山东大学书画研究中心理事长,新神州艺术院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9.
10.
龙协涛 《文史哲》2011,(6):48-50
<正>一、《文史哲》何以能够获得成功?这个问题肯定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学校领导的重视,历届主编、编辑部同仁的不懈努力。这些都是不待言说的因素。2005年,我作为教育部专家组的成员来山东大学检查名刊工程的情况,在听取汇报中,多少条办刊措施,多少条办刊经验,我现在都记不大清了。但山大领导汇报中讲的四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