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蒋介石与幕僚的关系及蒋介石的用人之术进行了初步探讨。蒋介石的成败与他在选拔、任用幕僚上的得失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幕僚制度在中国政治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其名称也不一而足,到了清朝,称谓达二十余种,师爷成为其中重要一种。《汉语大词典》中指出,师爷是"清代官署中幕僚的俗称",主要由地方主管官吏自行聘请,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师爷这一职业群体发端于明朝中晚期,兴盛于清朝,没落于民初,在中国官场上活跃了三百余年,在中国政治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师爷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非官非吏,却协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一朋友问我画界中某人,我答:"有耳闻,但不相识,更无往来。"朋友很讶异:"人家在画家中很活跃的,看来你不是圈子中人。"我方醒悟:艺坛各角落,群分类聚,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集幕僚,群风骚,各领一团;显魔彩,呈妖氛,万花竞秀。于浮躁  相似文献   
4.
张学继 《浙江学刊》2001,2(3):166-171
本文对蒋介石幕府成员结构及蒋介石的用人权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文章认为蒋介石的成败与他在选拔、任用幕僚上的得失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因涉嫌家族腐败,2007年春夏之交,亦官亦商的安徽古井集团董事长、亳州市政协副主席王效金和妻子彭文佩及儿子王依林相继被抓。而曾经叱咤风云的"中国酒帝"王效金轰然倒台,竟是被他的红颜知己、曾担任中央一家大报记者的美女董斯妮的暗箭射伤。许多人都困惑不解:王效金一直视董斯妮为心腹和铁杆幕僚,曾为保护她免遭失身而与省委副书记闹翻了,董斯妮为何恩将仇报反咬他一口?2007年9月21日,随着王效金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酒帝"落马之谜被层层揭开……  相似文献   
6.
五代18位有资料可考的状元中,始任京职与幕职的人数大体为对半.释褐途径没有唐代那么复杂,只有守选和幕职两条路.所授职任较为单一,京职主要是校书郎,少数为正字、秘书郎.不像唐代那样还有大乐丞、拾遗,地方职除王府参佐、方镇幕僚之外,还有不少人被派往各地去当县尉.唐代状元一般都要数年守选,最长的达15年,而五代守选似乎成了象征性的,未见强调守选时间的记载,这种变化正是宋代改为直接授职的一种过渡.  相似文献   
7.
建安七子生活后期或成为汉廷的忠实幕僚(孔融),或成为曹府的幕宾侍从(孔融之外的六人),生活处境相似,思想相通,创作风格也更加接近,形成相对鲜明的群体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为创作中的“幕僚侍从特色”,如奉命之作,幕僚色彩;谀媚之辞,侍从色彩;思想压抑,情绪烦闷;同题共咏,为文造情等。  相似文献   
8.
古代的读书人怎样养活自己?当然最好有个正当职业,首选是做官。官银靠不上,就得自己想办法,最常见的是教书。这种职业,是孔夫子开的山,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个个都收费。后世业此者,有功名者容易些,不用弟子三千,有钱人家教一个半个,则衣食俱足。没有功名的,则要差得很多,就算有学生可教,也养活不了自己,该种地的时候,还得下地。还有一种职业叫师爷,给官老爷当幕僚,据说也很滋润,但多半被绍兴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9.
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又称白宫幕僚长,是美国总统办事机构的最高级别官员,亦是总统的高级助理。白宫办公厅主任职责众多,主要负责监督领导其下所有白宫幕僚的工作,安排总统的日程和会见活动,对总统的政策提供参谋意见,召集白宫办公厅会议等。由于职责重要,白宫办公厅主任常被称为"华盛顿第二最具权力的人"、"白宫守门人"、美国"第二总统"等。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在建立政权后 ,由于其在国民党内的领袖地位并未牢固确立 ,高层机构也尚在草创中 ,为操控政权 ,契领外交进行 ,蒋介石在行权时 ,经常并不借助制度性渠道 ,表现在外交用人上 ,也经历了一个走“亲信路线”到设立“智库”,最后向幕僚制过渡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蒋介石“独裁”意图的体现 ,也反映了蒋为增进统治效能而在刷新行政、改进用人方式上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尤其是幕僚制的逐步形成 ,不仅标志了以蒋个人为“中心领袖”地位的最终确立 ,也为战时领袖集权下的外交决策和用人提供了某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